一到冬季,来植物园里拍鸟的人络绎不绝。
他曾经是台州颇有名气的“鸟叔”,他做过老师当过警察,辞职后远赴美国学习环境教育,回国后在西双版纳从事科普推广,他还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志愿者。
每一次身份的变化,他都朝自己的梦想更进一步——
他是谁?
仙居人,1975年出生,当过老师,做过警察,出于对观鸟、环保的爱好,辞职攻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角校区环境教育专业,回国后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工作。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对于穿行于城市的人来说,可能只是“公园”的同义词。在这个偏远神秘的植物园工作、生活了3年的王西敏,则用“世外桃源”来形容这片净土。
他的工作是科普教育,不过他不像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科研人员或老师。在专业的圈子里,他有“鸟人”的荣誉身份。在家人、老友的眼中,他是一个让大家感叹的焦点,在公众话题里,他又是一个带些传奇意味的“异类”。
他在台州已经销声匿迹很久,当记者通过电话约访时,他正准备去日本的行程。经过上海,他专门回乡一趟,和记者聊天说鸟,还有那些生动的愿望。
曾经喜欢剪报的他,若干年后被报纸上的一个鸟类专栏改变了轨迹。十几秒的目光接触,从此,鸟再也没有飞出他的视线
王西敏说自己高中时的理想,是当作家。他猜测,这个愿望是某个下午,他躺在学校后山的空地上萌生的。那时,他最爱读书看报,还剪下过许多《台州日报》版面珍藏。因为能接触到的知识不多,多学到一些,他就很快乐,因此他想成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给更多的少年快乐。
话不多,成绩也不拔尖,他是很典型的“闷骚”性格。后来,很多高中同学都为他的成就感到震惊,尽管大家都不很清楚“观鸟”究竟和“养鸟”有什么区别。王西敏说,自己是在对周围环境的关注中,懵懵懂懂了解了“观鸟”的意趣。
1998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王西敏,到杭州高级中学当了一名语文老师。
不久之后,他从刚创立的《都市快报》上看到一个“鸟类专栏”,不定期介绍“杭州的鸟类”。就像之前从报纸上学到新知识一样,王西敏振奋之余,买了他的第一个望远镜,在杭州西湖边找到了一群“白头鹎”。
“观赏了不到十几秒,这群鸟就被行人给惊跑了。”
但这十几秒的目光流连,给他后来的人生埋下了种种意外和惊喜。
若干年后,在观鸟圈子中小有名气的王西敏,参与创办了“浙江野鸟会”并成为副会长。会长是陈水华,陈的官方身份是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他后来告诉王西敏:“《都市快报》上的那个鸟类专栏,是我写的。你是我唯一听到反馈说因为看到这个专栏而开始对鸟类感兴趣的。”
两个人一起为浙江野鸟会的发展共事,真是“因鸟而生”的缘分。这份“鸟缘”在王西敏后来辞去教师工作、进入上海师范大学读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时,发酵出了更醇厚的滋味。
为了保护鸟,他情急之下向警察求助。随后这个儿童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报考了警察,理由很单纯:警察有力量帮助鸟类保护
在上海,王西敏遇见了又一位贵人——着名生态学专家陆健健。
这位致力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的学者,非常欢迎像王西敏这样的业余鸟类爱好者一起参与鸟类调查。有一次,王西敏被陆老师带去山东荣成,这一次的见闻,让王西敏真正“开悟”。
“成千上万的大天鹅和各种野鸭,在空中、水中自在活动,陆老师带着我们和它们隔着几十米的距离,它们不提防我们,甚至根本没感觉到我们的存在。那种和谐壮阔的气息,让我明白了很多东西。”
最打动王西敏的,不是数量上有压倒性气魄的天鹅,而是三只非常稀有的灰鹤。那是一家三口,在大天鹅群体的附近,优雅、亲密地相处着。观望它们,王西敏觉得,自己更应该去从事和自然环境保护相关的行业。因为这行业包括了“传播知识、创造纯真美好艺术”等理想实质。
这个不容置疑的方向,甚至有些可爱地促成了他的第二份工作——警察。
因为一次野外观鸟,他出于义愤指责一些非法捕捉鸟类的人,结果得到了“你算什么东西”的质问。于是,急得像孩子一样的王西敏,果断地报警。这些人看到“大檐帽”一哄而散,警察也把鸟留给王西敏来处理。
“正好当时很多事业单位在招聘,我觉得成为警察能有力量帮助鸟类保护。”2003年,儿童文学专业研究生王西敏成了椒江公安分局的一名警察。
事实上,他真的用“自然科研人员”的姿态,在警务工作之余,带出了一批“警察观鸟队”。这些让他小有名气的轶事,至今还让一些爱看新闻的人留有记忆。那时候媒体如果接到读者关于发现或捡到一些奇异禽鸟的热线电话,很自然都会想到与王西敏联系。
鸟儿最终还是要回自然,公务员王西敏又变成了学生王西敏,这次他选择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斯蒂芬角校区学环境教育专业。这让他的很多朋友困惑,他们不知道选择这条路,未来能有什么前途,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比成为儿童文学作家的梦想更不靠谱。
王西敏说,当时,自己脑子里哪有什么“前途”,唯有一腔热忱。几年后,他当年的领导遇到他,说你如果留在公安,现在应该也很不错的,但我知道你的志向不在这里。
他说人和鸟之间已有太多的误会和伤害。他会热情地指点大家去哪里拍鸟最好,但自己从来不拍鸟
爱鸟的“海龟”回国后,去了西双版纳。王西敏的妻子,一个上海姑娘,也跟着去了那里。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事环境教育工作,常让王西敏感叹“一生何求”。他说了一件很小、却给了他很大感动的事。
王西敏很明白,自己所取得的名声和成就,只能在小圈子、小范围有所影响。宣扬环保的组织、人士那么多,他也在以“岂能皆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自勉。因为环保意识的传播和实效,在高速发展了太久、破坏了太多自然生态的现实状况面前,声音和感染力都显得微弱。但一位陌生人对他的好感,让他信心再次完满。
“2012年的冬天,一批来自浙江的鸟类摄影爱好者对我说,在镇上的某家餐厅,一位服务员知道我的名字。我不相信,后来打听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去一所中学办过爱鸟讲座,而那位服务员当年是那里的学生。”
“能多影响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在尽力表达自己声音的同时,他也追求“和而不同”。去植物园的观鸟、拍鸟爱好者都知道,王西敏会热情地指点大家去哪里拍鸟最好,但自己从来不拍鸟。他说,真正打动你的画面,留在脑中最好。对大自然,他提倡欣赏,拒绝占有。
王西敏觉得,人和鸟之间已有太多的误会和伤害。鸟不应该被圈养,更不该被笼养,食用野生鸟类更是危机重重的事。都市人每天都能听到鸟叫,但从来看不到也没兴趣了解鸟、观赏鸟,这种漠视,已经造成了太多“蝴蝶效应”。现在正在蔓延的禽流感,很多人怪罪于野鸟,但却没有想过,人类对鸟儿造成的伤害。
王西敏做的最多的事,就是带着来植物园参观的孩子和大人,深入原始森林,看看地球的本来面貌,普及自然知识和环保意识。但他很少给大家背书,更多的是培养参观者的兴趣和意识。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几天的夏令营也传授不了多少博大精深的大自然知识。所以我很少让大家记那些很专业的名词,只促发大家的兴趣,以及保护自然的意识和愿望。”
王西敏说,他现在的愿望,就是大家对周围的自然野趣能够有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缓行低语,更多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记者 林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