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仙居县田市镇谷岙村的潘氏宗祠前,至今尚有一块遗于明朝的石碑。该碑与普通的石碑不同:平放而非竖立;比一般石碑大,呈正方形,长宽各约1.5米,由三块巨石拼凑而成;碑面无字,上面刻画着一条条脉络分明、形似河渠的图形。据当地的老百姓说,此为黄河图(读音承误,应是运河图),是明朝潘同知留下来的。古人到此,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以示敬意。潘同知是何人?为什么要刻此石以存后世呢?查阅史志和潘氏宗谱,五百多年前,一位曾疏浚大运河的地方官赫然在目。
潘同知,谱名潘邑,学名叔正,字惟献,号绩庵,今白塔镇东潘村人。他“少禀异资,读书目可十行下”,精通“经史诸子百家”。永乐元年(1403)中举人。永乐九年(1411)选授济宁州同知。同知为知州的佐官,掌督粮、缉捕、海防、水利等务,属从六品。潘叔正到任后发现,济宁这一大运河沿岸的着名水运集散中心,随河运兴而兴,河运衰而衰。由于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大运河河道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水无其利,显得冷落萧条。当时的明朝政府也因河道淤塞,凡“给饷辽(即供应北方和辽东军队的给养)卒用海运。”致使这条始于隋、修于元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且海运路程长,气候条件复杂,颇多险阻,常有“飘溺之患”(史载永乐元年(1403)由江南运粮到直沽,全年总量为601,230石,安全运达的只有490,000石,沉没、损失的粮食占总运量的17%)。为了让这一维系明朝统治的生命线重新畅通,潘叔正毅然向皇帝上疏建言:“旧会通河四百五十余里,其淤塞者三之一,可浚之以通漕。”正为此事懊恼不已的明成祖朱棣阅后,龙颜大喜,欣然准奏,并即命尚书宋礼会同潘叔正等前往整治。
永乐九年(1411)二月,会通河整治工程正式动工。从临清到济宁200余千米的河道上,潘叔正等动员了165,000多民工进行连续200天的浚挖,规模之大,行动之快,堪称空前。据明监察御史戴宏演(仙居县苍岭坑村人)撰写的《奉直大夫绩庵公传》载:在整治过程中,潘叔正和宋礼等采纳了老人白英的建议,在汶上县戴村修筑了一条“横亘五里”长的大坝,遏制汶水东流,“令尽出于南旺”,以注入运河增加运河的水量。并以分水龙王庙为最高点,使运河水南北分流,“四分南流以接徐沛”,“六分北流以达临清”。又“相地势高下,增修水闸,以时启闭、便蓄泄”,
共建水闸38个,“自分水至临清,地降九十尺,为闸者十有七,而达于漳;御南至沽头,地降一百十有六尺,为闸者二十有一,而达于河淮。”经过这次大规模整治,已沉睡近百年的大运河又恢复了通航。为加强河运,永乐十二年(1414),明政府还建造了三千艘平底木船投入河运。自此,“漕运通而海运罢,粮无飘溺之患”。“天下转漕,仰止一渠”。大运河再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沿河城市如德州、临清、济宁、扬州,也都发展成为全国有名的商业城市。
作为首先“上言开浚会通河”又积极参与整治运河的有功之臣潘叔正,尽管在当时因徭役过于繁重,人们颇多怨言,但随着运河贯通,“往来馈运利涉,人皆感惠。”以其“治河有功,民德之,立祠于河侧。”明成祖也“深嘉奖谕,赐赉甚厚。”并亲写诗一首以赠之。诗道:
潘卿去浚河,功多怨亦多。
百年千载后,功在怨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