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古村落】梅岙村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7-11-4 14:19:43

   百步上,百步落,银子一铁镬。

            ——梅岙谚语


撰文/ 谛听   供图/谛听

       梅岙村所在地理区域明代时,属于归仁乡;清代时,属于三十三都;民国时,属溪上乡;解放后,属岭梅乡;1961年体制下放,属岭梅人民公社,1984年后,属岭梅乡。嗣后,一直属朱溪镇管辖。梅岙古称梅溪,因沿溪两岸,梅林茂盛而得名。地名总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康熙仙居县志》县境之图上标注有“梅沃”,在70年代地图和村内石桥上刻字见有“梅土夭(读作四声yao)”。梅岙村作为曾经的岭梅乡政驻地,当地人称小海门,村内现存卫生院、供销社、学校等旧址,水口殿位于村北山坡。

       梅岙村大部分村名姓丁,梅岙丁氏与县内横路丁,天台螺溪、凉坑丁氏同宗,世居福建长溪,嘉谋公分支于温岭,后世子孙迁天台、仙居各处,先祖元凤公(音)书剑飘零,痴情山水,见梅溪一带水流曲折,宛若桃源,在格局上属前有案山,后有靠山、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中有明堂,遂迁居于此。据《仙居家训》上记载,丁氏出自姜姓。这一表述与《天台凉坑丁氏宗谱》上的《丁氏世系图》记载相似。姜太公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吕汲,吕汲长子叔庚,分封为丁,后世子孙以丁为姓。

       说起梅岙的往事,丁桂友老人回忆起了他童年时期听到的枪声。1947年,那天天还没亮,国民党派了三路小队开赴梅岙前来打三五支队。突突突,子弹响了三声。母亲把我们兄弟姊妹的头往被子里按,渐渐听见双方枪战,脚步声、追逐声从门外的石头路上一阵响起。因为害怕国民党抓平民男子充数,我父亲和乡亲们一样,都在天亮之前逃进了山里。天亮后,国民党果然全村搜男丁,那一天3位无辜村民亡于流弹。另据《仙居县军事志》记载,梅岙村有丁刚,又名兆麟,毕业于黄埔军校21期步科。他的儿子丁克珍介绍,他的父亲解放后一直后居家务农,素好古诗,手稿经整理成册,留有《一樵拾零稿》。

       “鸡笼顶鸡笼顶,小鸡挞开无处寻”,丁和泽老人手指南边说道。翻过这座山,就能看到鸡笼顶,山似鸡笼。在其西侧,有乌梢蛇头山一座,其南有小大岩一座。小大岩上大下小,不偏不倚得顶立着,侧看又似鹰头。传说乌梢蛇作怪,仙人叠石为鹰,从此镇服了蛇山。又俗语“百步上,百步落,银子一铁镬。”村岙村有山名西山岭,山道陡直,用石阶铺成,又称百步岭。朱溪中学王直回老师有一篇文章名为《故乡的山野》,里面写道这样一个故事,有人拿着锄头去翻石阶,以期寻找银子,结果自然是徒劳的。因为这“百”字方言读作一声“be”,意思是紧贴在某处,躲了起来。

       梅岙村周围多山,山多形胜,古有梅岙八景之说。据丁克珍老人介绍,分别是梅涧流泉、北岳归云、南峰秋色、沙坪积雪、后墅田歌、叠石示奇、金山耸翠、枫林月笛。其中:梅涧流泉即村中小溪,溪水涓涓自南向北穿村庄而过;北岳归云指村北山色,上有一峰如手掌,又名吊船岩,雨霁可见云丝缭绕;沙坪积雪位于村东南大山坡地顶,雪景尤美;后墅田歌为村南田地,上有小坡名为毛头山,取稼穑之趣;叠石示奇即小大岩。历史上,仙居出奇石,梅岙即属产地之一。梅岙分布有叶腊石矿,一度用作彩石镶嵌、仙居艺雕等原料。如果你在村中小溪里寻找,随手捡取得小石块都能划出线来,质地较软,粉末细腻,也极易风化破碎。在《光绪仙居县志》的记录中,以为这是官方逼迫过严,乡人烧火取石导致的后果。

       古语云:朱溪到梅岙,过水十八渡,渡渡要脱裤。民国初期,有感于村民进出艰难,由丁茂龙首事,以自家13亩田地作为捐助,于公元1919年开始,在石牛栏岭开凿山道通往山外,历时4年,终于在重峦叠嶂中修出通途。这一事迹记载于《私塾行录》第二卷中(该书经多方查询未果)。直到1973年管连线公路修建,山路才渐渐为荒草埋没。在周围几个村的老人中,说起丁茂龙知道的人不多,但只要提起“梅岙老龙”,老人家们有口皆碑。

       大台门里是梅岙村有名的建筑。其位于村落的西南面,是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院落的中间门楣上原有石刻,毁于破四旧期间;右侧便门门楣题字“义路礼门”;左侧题字“仁里安宅”。现有三户老人居住在院中,老人家说:孩子们都好,只是山中岁月长嘛,做裤夹不为日子好过点,也希望时间好过点。梅岙村的村民一直有着乐善好施的传统。以前过年时候,梅岙的有余人家总要登上山头眺望村中,如果看到谁家没有升起炊烟,会把家里的粮食送去,等把门敲应就急急离开,从不照面,受者无从知道施者是谁。记上门楣的是祈愿,记上心扉的是家风。


知识拓展

旧时仙居的石产

仙居地处山区,周遭万山蚕丛,石料资源异常丰富。据《光绪仙居县志·风土志》记载,仙居旧时出产“响铃石、岩香、火岩、白石英、寒水石、磨石、石蟹、羊肝石、试银石、花蕊石”和石仓内“条石”等石材。其中,如响铃石“小石中复有石子,摇之能响”、花蕊石精美异常,多用于玩耍或观赏;如火岩“以生铁敲之取火”、磨石可以磨制刀具,多为日常家用所需;又如石仓内所产之石料,则多用于城墙建造、起屋造房和桥梁建造。为此,石料的开采与加工在仙居曾有着悠久的历史。

仙居的石料开采加工有文献记录的可以追溯至宋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司马光在《和圣俞咏昌言五物·括苍石屏》中曾吟咏称“主人小石屏,得之括苍山。括苍道里远,致此良变难。层崖万仞余,胜出浮云端。吴儿采石时,萝蔓愁攀缘。石文状松雪,毫发皆天然。置之坐席旁,清风常在颜。愿君善藏蓄,永日供余间。慎勿示要人,坐致求者繁。将使括苍民,吁嗟山谷间。”诗中的“括苍石屏”即由出自仙居三十三都大洪一带的花蕊石制作而成,尔时其为朝廷的贡品,多为宫廷或官宦之家陈设、观赏所用。而在宋以后的数百年,“因官府取用,民疲于奔命,聚薪焚之,山色皆碎”,至清代光绪年间时,仙居的花蕊石虽然仍有出产,但已经不及先前的精美了。

明清时期仙居的石料开采加工开始转向建筑用材。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台州沿海因屡遭倭寇的侵扰,出于城防的需要,许多县城的城墙开始由土墙改建石墙,对于可雕琢、粗长高大、细腻、硬软适中、不易风化的石材的需求量陡然增加,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仙居石料开采、加工业规模的扩大。诸如仙居明嘉靖断桥牌坊石雕、迎晖门石雕、庆丰门石雕以及城墙的条石,即出自尓时县城周边的石仓。同时,民间寻常人家出于防范盗贼、兵燹的需要,就地取材,利用废弃的石料建造房屋的墙体也变得非常普遍。至于世家大族、富庶人家,钟情于石料建材的坚固、永久特性则成为了一种时尚。为此,在仙居现存的古民居中,通体用石料建造而成或雕刻有民间故事、历史故事、花草鱼虫、动物等图案的精美石窗和门楼装饰,大多都是出于这一时期。

仙居的石料开采加工还曾是县内的主要产业之一。一方面民间对于石料的需求旺盛,仙居旧时的石料及加工的石器曾沿永安溪水道远销县外临海、黄岩、椒江等地。另一方面,石料的开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促进了社会分工与职业化。例如旧时,二十七都岭背的飞凤岩和二十三都的下王村,是仙居两大主要岩仓。因之周边船山、上童、增仁、清口园等村落,便有许多村民世代是以打岩为业的(上世纪船山村郭再美在仙居从事革命活动,其群众基础很大一部分为打岩工。)同时,与之相关的还有石料的加工和运输。石料的加工是一样细作活,需要精巧的手艺,方可雕刻成各类图案精美的石窗、门楣,技术分工明确;而石料加工成石器后仍然笨重,特别是在石料或石器外运过程中,陆路的搬运、水路的船运,两者的协接都需要非常紧凑。为此,石料的开采、加工和外销,作为仙居旧时的一大产业支柱,也无不呈现了其产业化特点。

旧时石料的开采也一定程度重塑了仙居的地貌景观。清代的《光绪仙居县志》曾记载了县南十里的石仓山上留有许多因县民开采石料的洞穴。这些洞穴后来被俗称为“石仓洞”,有大小百来个,而且全部相通,大的三百多平方米,小的也有十几平方米,曾是县内乡民躲避战乱的场所。如清代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船山村村民便曾有数十人匿居石仓洞内避乱,最后被太平军用火薰死。此外,还有步路的白岩洞,洞内可容纳数百余人,也是由石料开采形成的。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