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古村落】柱岩村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7-11-25 14:27:31

柱岩有神鸡,两脚站住溪,世世代代穿朝衣。

                                         ——柱岩民谣


撰文/ 面包房 落日楼主   供图/面包房

柱岩村是位于仙居县城西北的一个山地村落。明代时,其属于升平乡;清代时属于二十九都。民国十九年,改都为乡、镇,全县共设五十四乡镇,柱岩归城关区马鬃岭乡管辖。解放初,沿用民国旧制,柱岩属于南峰区岭下乡。一九五八年十月,全县实行公社化,开始政社合一,以区建社,城峰区改称城峰人民公社,岭下乡改为岭下管理区,柱岩属之。嗣后,行政区划几经变革,柱岩最终属安洲街道管辖。

柱岩村在光绪、民国两县志中皆写作厨岩。由此可见,村名以柱岩命名或已是解放以后的事情。不过,在相关记录和民间传说中,柱岩一名却更具传奇色彩。如《仙居地名志》的记录:相传古代仙居与东阳两个知县因为县界发生争议,经过协商,将一块五十米高,五百米宽的鸡冠岩划出不计,然后定界,人称此岩为除岩。因为这个村地处除岩之旁,故得名除岩村。后来演变为柱岩村。又柱岩村西北的悬崖上有一根巨大的石柱。据村民说,仙居以前是一片汪洋,这个石柱是栓船用的,以前石柱上还有一个很大很大的铁环,后来被人偷走了。故村名又因石柱而得名。


柱岩村的所在为古代仙居通向杭州的交通要道旁。仙居不通公路之前,去杭州先要从县城西北岭脚村开始上山,经过螺蛳田、完山头、柱岩等村翻越马鬃岭,然后经过风门头到达磐安的碗连坑、上长田、上马石、丁埠头,再去磐安东阳。柱岩是仙杭古道里仙居的最后一个村。在柱岩村旁有由几块天然巨石叠加成一座天然的石门,中间大概两米宽左右,仙杭古道从此通过。过了这个门不远翻过一个山岗就是磐安境界了。所以在旧时这几块巨石可以说是仙居的北大门,也是仙杭古道的地标性景观。

柱岩村一带由于地势险要曾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旁即为马鬃岭,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马鬃岭在县西十里,“与永康、东阳接界。延袤三十里,为婺、台之咽吭。草径崎岖,苍崖陡绝,有似马鬃,故名。”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在仙居抗倭,柱岩村民曾主动参与防守村边马鬃岭的风门头,至今还留有当时垒筑的石堡。清代咸同年间的洪杨之难时,风门头成为仙居除苍岭之外最重要的控防区域。当是时,“苍岭由西乡人守之,马鬃由城中及附近六都人守之”,虽几经寇扰(有代理县事者鲍从九无端出境挑衅太平军,险遭大举入犯),但所幸有乡民万人前赴堵截,方保得仙居县城太平无虞。

柱岩村是一个以李姓为主的村落。柱岩李氏派分自管山。管山李氏奉李道古为始迁祖。李道古为唐太宗李世民十四子曹王李明的玄孙李臯之子。唐天宝十一年,李臯被封为嗣王,任温州长史、衢州刺史、右卫大将军、江西节度使;其子李道古举进士,向皇帝献书,被提拔为校书郎。唐元和十二年(817),因平定淮西之乱有功,加升检校御史大夫,召为宗正卿、左金吾将军。唐宪宗晚年昏聩,想要长生不老,命李道古寻找长生不老的经方。当李道古途经仙居时,见小峡岭山川秀丽,后遂带领儿子隐居在小峡岭,后子孙经过二次迁徙,最后定居在现管山一带。而据柱岩村民介绍,他们的祖宗即自城南管山迁来,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


柱岩村北的山上还有一块被称为“神鸡岩”的巨石。几百年来柱岩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柱岩有神鸡,两脚站住溪,世世代代穿朝衣”。如同歌谣所咏唱的,“神鸡岩”似乎是柱岩的风水岩。在“神鸡”的庇护下,柱岩村自古以来人才辈出。当今在职的副处级以上的干部就有好几个,包括了一位仙居的副县长,另外一个县的政协副主席。还有一个核工业专家教授,以及南京美术学院的父子教授,还有几个人在中央机关工作。这对于一个偏远的山村来说是蔚为可观的。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