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李氏的族属渊源
仙居物语 李氏的源流众多,历代的姓氏书以出自帝颛顼为正统。据《元和姓纂·六止》记载:“李,帝颛顼之裔。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咎陶,为尧理官,子孙因姓理氏。裔孙理征,得罪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于伊候之墟,食木子得全,因变姓李氏。李征十一代孙老君名耳,字伯阳,居苦县赖乡曲仁里。曾孙昙生二子:崇、玑。崇子孙居陇西;玑子孙居赵郡。崇五代孙仲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李广也。广之后,生唐高祖李渊。”《姓解》、《通志》、《古今姓氏书辨证》、《万姓统谱》、《姓氏急就篇》、《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志》的记录也都大同小异。期间,特别是在宋以后的姓氏书中,虽然对于李唐李氏的谱牒存在过疑问,但最后也多以年代久远无法详证为由予以敷衍。此外,唐代以来,少数民族或被赐姓、或冒称李姓的也不在少数。如元代的李廷,本金人富察氏,来中原后,以李为姓。 文/李益民 李氏为中华大族,全国李姓人口约一亿。诗仙李白曾自豪地宣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神州。天开青云路,日为苍生忧。”中华民族号称“炎黄子孙”,因为大部分姓氏的起源都可上溯到炎黄两帝。李氏起源轩辕黄帝。相传黄帝生有二子,长少昊,称金天氏;幼昌意,称高阳氏,高阳氏子颛顼为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徵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利贞的母亲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 仙居李氏,是中华李氏这棵巨树百万柯条中的小枝桠,但在仙居,也属大姓。溯其来源,又分为两脉支派,一是李宅,一是管山。李宅,顾名思义,是李姓聚居的村庄。李宅四面环山,地形南高北低,在修建公路之前,仅一条十八都港与外界相通,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河谷盆地。东为挺立千仞的木兰峰,南为并峙的双峰,西为雄厚的关山,左右映带合于崖门瀑布,延之北边为后山,中有一小丘,状如一头在溪中饮水的牛,世称“眠牛山”。宋高宗建炎之初(约1127年),始祖李朴自温州永嘉苍坡徙居于此,其后裔发族而居故名李宅,原是乡政府驻地,民国时乡号眠牛,后改景星,解放后定名为李宅乡,现并入田市镇。 《乐安李氏宗谱》记载,李朴,字守贞,号盘谷,是苍坡处士世昌的四子,为苍坡李氏第六代裔,家族中行十,族中后人尊称其为十府君。当年,李朴和兄弟九府君名梧、十一府君(名不详)及儿子彻为避乱一起离开苍坡,一路跋山涉水,到了台州府仙居县境内。一日,李朴父子迤逦来到一个叫赤石的山谷里,认定这里就是他们安身发家的风水宝地,定居了下来,至今已传至三十五代,家道日昌,人才辈出,遂成仙居望族,“赤石”演变为李氏聚居的“李宅”,李朴也被尊为李宅之李的始祖。而李朴的两个兄弟,九府君李梧最终落脚石垒,十一府君最终落脚忏堂。族谱中说两家“俱以文艺传家,齐芳先代”,可是由于时代久远,石垒、忏堂究竟在哪里,目前也已经无从查证,两兄弟的后人也无记载。 李宅宗永嘉苍坡为祖籍地,而苍坡则把福建长溪作为祖籍地。苍坡始祖李岑为了躲避兵燹,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年)从福建长溪迁徙至位于楠溪江边仙居乡的苍坡定居。苍坡李氏族谱载,李岑为唐宗室李宪的九世孙。李宪(762年-829年),字章武,甘肃临潭人,曾任洪州(今江西南昌)刺史、江西观察使,后又转任岭南节度使,殁于任上,其子嗣多散处浙闽地区。李宪之父李晟(727-793)为唐代中期名将,因“再造大唐”的赫赫战功被唐德宗封为西平郡王,容像列于凌烟阁。明初,李宪的十七世孙余干令李谦、天台籍的礼部尚书陶凯、金华籍的着名文学家宋濂为李氏族谱作序,均称:“四方之李皆西平王之裔也。” 管山李氏的始祖为李古,字庆余,括苍郡(今丽水市)人,一说是温州人。事实上处州(丽水)是隋初从永嘉郡析出的,古人习惯沿用旧地名,所以李古从括苍郡或温州迁出的说法,很可能是一致的。李古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年——820年)曾担任宗正卿。宗正卿是比较重要的职位,多由皇族担任,主要职责是掌管皇族事务。按这一说法,管山李氏落户仙居的时间要比李宅李氏早约300年。李唐一朝尊李耳为祖,奉道教为国教,李古后来专心学习修炼之术,辞职遍访名山,寻仙求丹。仙居历来道教兴盛,括苍洞在唐时被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李古慕名来到仙居,历览山水形胜,最后选择小峡岭的西麓大屋基定居下来。南宋前期,第十一世裔李藻(字克文,号无违),因族众繁衍,原居处局促,再迁徙之安洲之阳管山。 几百年来,李宅、管山两支李氏因代远族繁,一直“各祖其祖,各设谱局”。直到民国廿二年(1933年),族人考证,李宅之李与管山之李事实上是“异枝而同根”。又有人查到,温州永嘉有个括苍庄,最先定居这里的是李姓,因此推测原先所说的括苍郡,可能就是温州永嘉的括苍庄。而苍坡(李宅)始祖李芩自福建长溪迁永嘉苍坡,那么这两个支派确实是一本之亲,同为“唐室天潢”。因此在民国廿二年(1933年)重修族谱时两宗合谱。 900年前,李朴父子离开苍坡时,估计没有携带多少财富,来到这个叫“赤石”的近乎与世隔绝的山谷定居,草创之初,吃穿住行、农桑耕作都一无所凭,白手起家的艰苦繁重,恐怕是习惯于养尊处优的现代人难以想象的。但是,李朴与一般讨生活的流民不同的是,他是个饱读诗书的儒生,据说他还担任了邑巡检,这是负责地方治安的县派出机构的负责人。一个刚从外乡迁入的寒苦移民能够得到这样的任命是不容易的,很可能是他儒生的身份引起了县里的关注。族谱记载,李朴胼手胝足劳作之余,“读书好礼,能以义方为训”,“他务未遑,惟礼贤教子而已”。 重视读书,是李氏家族的传统,而苍坡李氏尤甚。苍坡的先祖甚至把整个村落设计成了文房四宝的格局:主街呈东西走向,笔直细长,直对远处的笔架峰,这是“笔”;东西各挖两个长方形的池塘,这就是“砚”;东西两池设置4米多长的石条,这就是“墨”;而用寨墙围起来的村落,就是“纸”。苍坡用“文房四宝”构造出一个“耕读为本、读书为荣”的聚落意象,表达了李氏祖先对子孙后代读书出仕、增辉门第的期望。 无论是李宅一支的始祖李朴,还是管山一支的始祖李古,都是深受传统儒学教育的读书人,应该说,从李氏在仙居定居的第一代起,儒家文化精髓就成为这个家族的基因。这一基因带来的最大影响,一是家族中的佼佼者通过科举等途径进入仕途,如李宅号称“一门六进士”,给家族赢得巨大的社会声誉,反过来又刺激族人更加注重读书;二是儒家忠孝仁义思想成为代代信奉的家族精神,集中体现在李家的族规“十训八诫”上。 从第五代开始,李宅李氏迎来了科场的辉煌时代,连续三代出了四位进士:李虞卿(字舜臣)登宋理宗嘉熙戊戌科(1238年)进士,授文林郎;李虞卿之子李居霖(又名汝霖、岂潜,字显甫)由国学内舍登宋度宗咸淳元年乙丑科(1265年)特奏进士,任浦江县丞;李居霖的堂弟李居安(字伯定)登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任缙云邑教,升嵊县县丞;李居安的儿子李埙(字淑篪,号彦彬)由国学内舍登宋度宗咸淳四年戊辰科(1268年)进士,历官至常德府通判。而李居霖的儿子李应炎(字晦甫)也被授为迪公郎,任永嘉主簿。 这一时期李氏进士及第人数井喷,可能与南宋定都临安,浙江占地利之便,且社会安定,文风渐盛,而北方沦陷,战乱不止等因素有关。但仙居山高地偏,李宅更处于荒郊山野,一门之中连中四人,还是不得不令人惊叹的。二百多年后,李氏第十七代孙,担任广东省始兴县教谕的李一潮回忆,小时候入邑庠(县学)读书时,还能看到戟门左边有宋科第题名碑,记载着李氏一门虞卿、汝霖、居安、埙等四人连续进士及第的盛事,并引以为豪。 此后一百多年,元灭宋,明灭元,战乱不止。仙居偏于一隅,李氏重视读书的家风未变,族人创家庙以祭祀先人,建书楼以教育子孙,仿桃源之民而怡然自得。族谱载,元朝时第八代裔李裕(字子饶)“雅尚斯文,创书楼教子”,子李世英(字文雄,号盘隐)、孙李若霖(字仲起,号松石)都以文学闻名于时,但都坚守胡汉之别,不愿做元朝的官,终生不事科举,逍遥山野。直到明洪武年间,天下初定,朱元璋开始大规模召延人才。李若霖的儿子李公儒(字大训)以“聪明正直”受召赴京,在金殿上面呈治世之策,得到朱元璋的赏识,于洪武十三年降旨授嘉兴府同知。不过,李公儒赴任路上就病逝于卒于天台旅馆。 元初的时候李宅遇火灾,殃及书楼,全部藏书化为灰烬。明正德年间,十六代裔李鑺(字尚澄)捐资重建书楼,延请各地名师大儒执教,使家族子弟接受了严格优质的教育。明嘉靖年间,李氏家族迎来了最显赫的时刻。第十七代裔李一瀚(字原甫,号景山)于嘉靖七年(1528年)乡试中举,十七年(1538年)进士及第,历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从三品)。李一瀚之兄李一潮(字信甫,号牛山)考中贡元,五十岁才先后担任永安司训、始兴教谕(永安县在今福建中西部,始兴县在今广东北部,“司训”、“教谕”是一样的,为县学的学官,略同于今天的教育局长),不久倦于常年跋涉于闽粤间,辞职回家,带领族人重修族谱,重建宗祠,制定祭祀制度,成为族里的精神领袖。 宋、明两朝,李宅李氏正式考中进士的有五人,算上以“直”而举的李公儒,号称“一门六进士”,为后人津津乐道。在嘉靖三十五年(公元1556年)秋天,为了“毓人文,振家声”,李一潮牵头在村口过往道路上垒石做台建楼,取名为“聚奎亭”,作《聚奎亭记》,以为“人文之着始于今日”,希望这座坐落于盘谷口的文昌阁守住家族的文脉。 管山李氏同样重视读书,族谱中记载南宋时有三人进士及第。李由(字载民),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进士,曾担任江西玉山县知县,历官至奉议郎。《江西通志》有载,称他“以直道自任,廉介不受请托”,凡有百姓来告状,不管什么时候都立即受理并予以公正的判决。他整天坐在衙门办公,县衙大门洞开,上下之情传达畅通无阻。后人评价,江西一省通志纪载千百年的史实,自古及今,职官列传寥寥数人,李由以知县列名其中,是非常难得的。 李由的儿子李遂夫也于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考中进士,担任福建省长溪县知县,历官至宣教郎。县志丛说中李遂夫别转载:李遂夫,原名叫李田。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推车经过门前,车上只有及眷属。李田问:“这是什么啊?”推车人说:“是天下科举及第者的姓名。”李田赶紧作揖,请求他让自己看看。让他失望的是,书翻遍了也没有自己的名字,倒是发现其中有个叫李遂夫的。那人问:“这是你的姓名吗?”李田随口回答:“是啊。”谁知那人竟然说:“这里人都吃牛肉,只有先生你家已经三代不吃牛肉了,应该父子一起登科。”结果果然与梦中一样。此说虽有些荒诞不经,但能很形象的反映出古代读书人对科举功名的极度热衷的心态。李元英(字秀甫,号三白)于宋理宗宝佑四年丙辰(1256年)考中进士,历官至泰兴知县兼军政,后在抵抗元兵的战斗中战死。 明代以后,李家子弟在科场上没能延续前辈的辉煌,基本沉寂下来,不过,李氏这种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风气依然代代相传,书楼也在家族兴衰交替中一直延续办学,族谱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族中长者讨论决定将祖上在河塘的庄田田租用来解决经费问题,继续延请名师教育子弟。其他各李姓村庄也陆续建起书院,如崇正书院、双橘书楼、飞鹤书院等等。清咸丰时富甲一方的李钟侯,在鬓毛花白的晚年,见到读书人还恭恭敬敬的“执弟子礼”,经常对人说:“不读书不可以为人。”不过,纵使李氏一族仍汲汲于科举仕进,但仍然无法扭转大背景下族人在科举上式微的局面。综观清代李宅李氏一族,不论是富家一方的李钟侯(学名逢春,字志信,号秀斋)好;还是武技闻名乡里的李茂缄(清代朱亢宗有《李茂缄传》,李芳春笔记中对其也多有记载),皆无科举上的功名。至于管山李氏科举的沉寂也是如此。有清一代,管山李氏族人中科举者也仅有外迁的李芳春数人而已,而功名则大多数是拔贡。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