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味甘,性大寒。其肉视月盈亏。有冷积人勿食。小者名螺蛳,性味相同。清明后,其中有虫,不可食用也。
——元·贾铭《饮食须知》
文/落日楼主 供图/网络
螺蛳是仙居的水塘、溪流里都可见到的水产。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螺,在田者曰田螺,在塘者为螺蛳。由此可见,旧时仙居人只将螺蛳分作了两种。盖生长于水田之中,体型硕大的叫田螺;生长于水塘的,体型略小的叫螺蛳。而事实上,仙居的螺蛳除却田里、水塘之外,还有生长于溪流里的溪螺和山涧里的尖螺。其中,溪螺的体型较塘螺要小,颜色更加艳丽一些;尖螺更小,仅有儿童的小拇指大小,尾部比较尖挺,故又有长脚螺蛳之称。
清代的仙居县志中还记载有一种断尾螺蛳。以断尾名者,盖其仍属于螺蛳的一种,只是与普通的螺蛳相比,没有尾尖而已。又俗以为,这种断尾螺蛳只出产于县城北面大庙的水池里。对此《康熙仙居县志》曾记录称“(大庙)亭东没底螺,相传寺僧买以放生,其徒私箝其底,将熟而食之,僧为所见,仍取而放之,其后滋生,皆没底也。”而事实上,断尾螺蛳在西乡横溪以及县内其他溪流、水塘都可以见到,其之所以断尾,可能是螺蛳壳的尾部被寄生虫蚕食掉了而已。只不过因为这种断尾螺蛳在有浓郁佛教色彩的大庙一带最为常见,故民间又多了一段宣扬佛教“戒杀生”的故事演绎。
螺蛳一直是仙居人寻常酒筵上佐酒的佳品。不论是寻常的家庭聚餐,还是呼朋唤友下馆子,螺蛳是除却花生米外,必不可少的一道酒配。仙居人食用螺蛳也大多保留着古风。诸如体型较大的田螺,人们在烹饪时,正如清代《调鼎集》所载,一般是将其放入水中涮过,“炝熟切片,壳内汁用猪油、椒料收之”,亦有在壳中纳入鲜精肉煮熟再食用的,如此则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田螺的鲜味;至于体型较小的螺蛳,则大多数是将其外壳洗净,剪去底部后,加盐吐去泥浆,再加油盐、大蒜、辣椒等调料爆炒之后嘬食。如此,无论是单食其肉,还是带着壳嘬食,螺蛳都是一道提胃口,助酒兴的佳肴。
仙居民间一般以清明前为食用螺蛳的佳时。旧谚有“清明螺,抵只鹅”。清明是万物生长之时,也是春季物候变化最大的节气之一。民间俗以为,清明“初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也就是这个时节,水中的螺蛳最为肥美。而清明之后,螺蛳腹内大多有白色的幼螺,食用时影响口感。更主要的是,如元人贾铭《饮食须知》中所说的,清明之后,螺蛳内有虫(螺蛳内有寄生虫已经为科学所证明),不可食用。盖螺蛳内的寄生虫虽不独清明之后有,但清明之后天气日暖,寄生虫滋生,食用后更容易导致疾病也。
螺蛳亦是民间用作清热解毒的一种药物。历代的《本草》及《食谱》大多认为,螺蛳性大寒,可以用于治疗湿热之症。如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所载,田螺可以治疗水肿;又生于石上的螺蛳,可以治疗黄疸、疔、头面热毒疮以及鼻疔、白火丹等病症。而在仙居民间,除却一般所谓的食用螺蛳可以清热解毒外,体型大的田螺往往用于治疗痔疮中的外痔。其法大致是:将大的田螺洗净后,洒上冰片,取用其吐出的涎,拭于患处。如此,数日之内便可痊愈。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