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瓜洲一水间,向西平阔独山前。年年燕子纷飞去,回首东家旧屋檐。
——江南无水·过瓜洲
文/谛听 摄影/谛听
洲是位于仙居下各镇西南面的一个村落。南宋至明前期,其属于庆云乡;清代时,属于三十六都。民国时期,属于鹫峰乡。解放后,瓜洲属怀仁乡管辖;1958年,仙居以区建社,瓜洲属怀仁管理区;1961年,属怀仁人民公社;1970年,怀仁、下张两公社合并,瓜洲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81年,属怀仁人民公社。嗣后,怀仁、下各两社合并,升级为建制镇,瓜洲属之。
潘氏为瓜洲村内的主要姓族。据《仙居潘氏宗谱》记载,潘氏出于姬姓,系周文王子毕公高第十一世孙潘演,仙居潘氏从温州永嘉分支而来,潘瑜为仙居潘氏之始迁祖,历五世后,有潘湛、潘澄、潘清三兄弟。其中次子潘澄东迁到瓜洲,后世子孙分居大战、马垟、田头、新路、独山等地。村中有座潘氏大宗的祠堂,据村民讲述,该祠堂原为木结构,并配有两侧厢房,正前方戏台一座,为24间,现已在原址上重建,每年清明潘氏祭祖,马垟、前潘、大战、新路、塘头等潘氏会从四面赶来。
村内的一对老人家
村西北有一岩石名为瓜岩。其为三叠岩石,形似南瓜,系朱溪港长年累月的流水冲积而成。为此,瓜岩处沙洲得名瓜洲,村名亦由此而来。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年间有和尚空智和徒弟净清来到瓜岩旁,见此地风景秀美,水口极好,就在此地修建寺院河山寺,原庙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新庙系近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关于瓜岩另有一传说:据潘朝福老人讲述,当年瓜岩上有花惟妙惟肖,村东岭上妙知寺(音)栋梁上完后,该花跌落,仿佛预言瓜已成熟。
瓜洲村三面环山,西面临水,历史上村落的交通极为不便。村中有句顺口溜:瓜洲岭头圈转,摘根豇豆要过岭头,摘个蒲步过渡,摘株蒿菜爬过岭背。如村东面的山岭,曾是村民往来怀仁(今下各)的必经山路。相传该岭还系风水上的两龙交集之地,不过,村民却戏称其为肚饱岭和肚饥岭,因村民往来村外跋涉艰难,去时肚饱,归来肚饥之意。另,据潘朝叶老人讲述,1964年9月4日,瓜洲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举全村之力打通东岭,由于打岩工程艰难,前期的承包人中途放弃了工程,村公社再次决议,每个生产队出工2人,以记公分的劳动最终开山成功。追昔抚今,念及前辈开山之难,而今的平川足为后来人由衷感叹。
上世纪七、八零年代的大战渡口 王子芳摄
瓜洲村西与大战乡隔朱溪港相望。直到80年代初期,瓜洲与大战一直使用水埠义渡。据村民周大军回忆,1984年他刚参加工作,周末骑着自行车要去朱溪,经大战义渡到达瓜洲,是当时往来朱溪的近路。1986年,大战渡口渡船破漏,在下麦潭触岩翻沉,曾溺死了12人。如今在大战和瓜州之间已建有大桥,名战州桥(又名东高线大战桥)。2016年台风“莫兰蒂”过境期间,该桥虽被大水冲击,桥面下沉,但在上级各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已于2017年修复完工。
瓜洲村在上世纪70-80年代还曾是个文艺活跃的村落。村内有剧团一个,班组通常保持24人左右,演出范围除周边村落外更拓展到上张步路朱溪等区域,最早剧本有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后来演出曲目以越剧《薛平贵回窑》、《泪洒相思地》、《珍珠塔》等。现年72岁的老人张美凤在剧团中主攻旦角,谈起四十年前的演出经历,周围的邻居纷纷点赞她当年在戏台上风采。村民中潘建平大叔胡琴拉得蛮好,夜幕降临,一曲“西湖山水还依旧”如灯光一样,荡漾窗外,村民们饶有兴致得边听边聊,在村中的时光,别有一分悠扬。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