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岙村位于仙居县官路镇北面。其属于升平乡;清代时,属于二十四都。民国初期,沿用清代旧制,属于二十四都;民国十九年(1930),仙居县下设区,区下设乡,北岙属于城西镇官路乡;民国三十二年,北岙属城区官路乡第七保。解放初,现官路镇分官路、萍溪、增仁、谷坦四个乡,北岙属官路乡。1958年,官路、谷坦两乡合并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称红旗人民公社,北岙村属之。1961年,红旗人民公社更名为官路人民公社,北岙属之。嗣后,官路乡升级为镇级建置,北岙一直属其管辖。
北岙之村名源自其地貌特征。据《仙居县地名志》载,其因地处北岙坑畔,故称北岙村。从地名的起源来看,地名志对北岙村名的来历有本末倒置的嫌疑。诸如永安溪名的来历,当是先有永安县,后有永安溪之名。又《光绪仙居县志》:“北岙岭,在县西北十五里,土山丰厚,通白浪、大瓴、郭坦诸山”。很明显,不论是北岙坑,还是北岙岭,其名皆缘于北岙之村名。事实上,岙是仙居人对山间平地的俗称。相较于仙居县城周遭的平垟地带,位于山间的以岙作地名的有很多。如西岙、南岙、路岙等等,北岙当系位于平垟北面的山间而得名。
北岙之所在为依山临水之地。村落的东面为北岙港,也即石井溪。石井溪源出东阳(磐安)方山、大皿、大盘等处,流经北岙坑口时,水面开阔,加之其下白岭脚处,溪道因两山夹峙,再度变窄,遂在北岙周遭形成了鱼状(胃)的冲积小平原。村落的东南、西北为盘谷、郭坦、谷岙岭诸山,正如《光绪仙居县志》所说的,多为土山,土壤丰厚,山麓地带也适宜垦荒耕作。为此,历史上北岙村虽然农耕的水田不多,但生产的条件相对优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多地少的压力(上世纪八零年代,北岙有人口500多人,耕地仅317亩)。民国期间,北岙村还出过有名的地主王宇清。(《仙居县党史大事记》载:1936年1月14日,红军挺进一纵队从四面坑出发,欲抓大地主、国民党乡长王宇清,以解决军需。到达时,王不在家,抓了其两个儿子回到大盘山区。同月17日,王宇清派人在张大来陪同下,去胡八坑接洽。结果需要拿出1500块大洋赎人。此笔款项后备张树森扣留。又有张锦尧进山探听虚实,结果因之被处决。)
北岙村亦系北岙坑的咽喉所在。往昔,北岙连同其西南山区的大湾、月湖、岗头等自成一个区域;而沿北岙岭而上,可通白浪、大瓴、郭坦诸山区,沿北岙坑,过大筻,翻越郭坦山,可抵磐安。为此,北岙曾是仙居城西官路一带前往磐安的必经地之一。此外,民国至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北岙周遭的特别是郭坦山区还盛产白术、元参、贝母、玉竹等药材,是仙居药材的重要产地。尔时,官路、城关一带则设有药材行,郭坦山区的药材大多需要经过北岙,运至官路桥;在官路桥收购加工后,中下档运销临海、海门,上档销往上海、香港,再转销东南亚地区。
王氏和张氏始北岙村内的大姓。北岙王氏派分自东门赵王,清代时,有王起吉妻张氏因节孝北载入县志。至于张氏,在民国以前的地方志,尚未发现任何记录。民国时期,北岙村相较周边的村落,在地方上有影响力的人也不多。在文献中,有王洪美曾任官路乡第七保的保长;有孔庆鸷毕业于中央景观学校,曾任上尉中队长;有应光耀系村内的地主,本为第七保保长候选人,但未等到接班,国共已经易鼎。
文章来源:“仙居物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