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是位于仙居县上张乡东南面的一个村落。明代时,其属于开元乡;清代时,其属于二十都。民国初期,沿用清代旧制,属于二十都,俗称第二十乡;民国十九年(1930),仙居县下设区(镇),区下设乡,方山属于朱溪区上张乡。民国三十二年,方山村属于上张乡第三、第四保,下属有秧弄、六亩田、下坑、林坑、板蓬诸村。解放初,方山属于上张乡,隶属于朱溪区;1958年,上张乡建为上张人民公社,方山属之。1961年,上张乡改属南峰区,方山属之。1992年,上张乡自南峰区析出,成为独立乡镇,方山村属之。
方山村在《光绪仙居县志》中作方山周村。周氏是方山村内的主要族姓。据《桐林方山周氏宗谱》载,方山周氏奉唐银卿光禄大夫周瑢为始祖。周瑢为唐末时人,五代初年居福建瑞州。传三世有周有山迁居永嘉郡瑞安埭上。至五世有周纶自瑞安转徙仙居上张方山,世称桐林方山周氏。村落名为方山周,即源自周氏的入迁和聚居。在村落的规模上,民国时期,方山周作为上张乡第三、第四保所在地,下辖有下坑、秧弄、六亩田、板蓬等村;解放后至上世纪八零年代,方山村包括了方山本村和里辽坑。
方山本村周氏亦有许多聚居的小地名。据村内老人介绍,村塘内曾有大园、小园、岩塔下、溪椤树脚、新屋里、下坎头等聚居点,除却少数招女婿(入赘)的外,皆以周氏为主。村中因为人口众多,旧时还有建有许多座水碓。村东岩下有水碓一座,专供捣米;上水碓则是上面磨,下面捣,当属于舂、磨一体的水碓。村东南有水磨塘,建有大水碓;再下还建有二、三座水碓。村东南面的村口处,还建有老爷庙一座。庙内所供奉的为白鹤灵康大帝和“四御老爷”(音同)。村内相传“四御老爷”主管周遭的风雨,祈雨非常灵验。早些年,城关地区还到方山水口庙求雨,把“四御老爷”的神像抬至城关。后来,为了避免长途奔波,在城区还造了一座“四御老爷”庙,专供求雨。
方山村之所在为山间的溪谷平地。《桐林方山周氏宗谱》对其村落周遭的环境有过相应的描述:左列竖龙,右挺鸡岩;前谷堆,而后长蛇;天马、石桥诸峰遥相互映。总体来说,方山村便是这样一个群山环绕、形似团箩的溪谷盆地。当地土地平阔,水源丰富。宋代时,自上张起,沿溪谷地带曾发展出较为发达的造纸业。不过,在嗣后的漫长时间里,农业成为了村落最为根本的产业。虽然当地的交通非常四通八达,如邓山、徐山、徐麓岭、道者山皆可以通温州永嘉或黄岩等地,但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多过着较为自给自足的生活。
民国时期方山周氏曾在上张境内颇具影响力。有文献记录的有周宝寿、周谟、周志法、周志柳、周志达、周成结、周昌伍、周鼎、周臣龙、周钦荣等人,其中周志法、周志柳曾当人过方山村的保长;周钦龙曾任上张乡付乡长。不过,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方山周氏所出的人才,还不及其周边六亩田、昔下的多。但周氏在当地作为一个姓族来说,还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章来源: 仙居物语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