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物语】:一位老摄影师镜头下的仙居 ——王子芳先生摄影选辑(二)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2-12 9:14:26

期选自《一位老摄影师镜头下的仙居——王子芳先生摄影选辑》,系其中的景略篇。是书共分稽古、景略、产业、日常、纪事五个篇章,选取了王子芳先生上世纪拍摄的约240余张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三、四十年前仙居县域的概貌。纸质书籍将于明年年初正式刊印。



1.jpg


2.jpg


3.jpg


4.jpg

                               上图 上世纪仙居县城周遭概貌



    仙居作为一个县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此前,从夏、商、周到两汉、三国,这里仅是用县境所属“瓯地”、“东越地”、“东瓯地”、“回浦县地”、“章安县地”、“始平县地”等宽泛地理称谓所编织起来的面目模糊的地区。西晋的时候,仙居的地理轮廓逐渐清晰,它成为始丰县即今天台的南乡。东晋永和三年(347),晋穆帝拆分始丰县地,设置乐安县,历史上的仙居才正式作为一个县纳入到此后历代政权的版图。而事实上,在立县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地辟人稀等诸多原因,仙居一直处于有县无城的状态。那时的县址,位于“盂溪前金家店”,“西郭垟演武场北”,即今工艺品城一带。据《万历仙居县志》载,东晋永和四年,县令羊炘筹划迁移县址,但关于具体是何时迁移到现今的县址,历史并无明确记载。唐朝上元二年(675),仙居开始修筑县城。当时,城墙用泥土夯筑而成,有东、西、南三门。东至文明楼,西至义井头,南至过街楼。根据现存地名测算,全城周长3里左右,东西长1.2里。该土城曾于唐天宝元年成为邑人蔡道人据守对抗朝廷之所,在杨素讨平叛乱之后,城墙依然保存完好,并先后大约存在了四百多年。北宋宣和年间,因吸取吕师囊叛乱的教训,统治姚本仲、张思正,在旧城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土城,仍设东、西、南三门;淳熙、绍定、嘉熙年间,还相继在东、西、南三门上修建了城楼。尔后,大学者朱熹行部过仙居,将县城东门城楼命名为“登龙”;到了元至元年间,廉访副史高伯元改其名为“文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为了防备倭寇的侵扰,县令姚本崇申请筑城。那时,经过两个月的修筑,城郭轮廓初步成型,却被倭寇攻陷。倭寇退后,同知毛德京拓宽了城西继续修建,但又因大雨被冲毁;后来推官萧文清又继续修建,经过三个月完工。明朝是仙居县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实现了由土城向石城的转变。据说,当时县城的规格是按照新昌县城的标准定制的。新修的县城,东西长,南北狭窄,形状如鲤鱼,城墙长达五公里;并设立了五门,东曰迎晖门,南曰来熏门,西曰庆丰门,北曰拱辰门,均有城楼,西南曰省耕门,无城楼。此后,在清朝到民国的三百多年里,仙居县城都未经过大的修葺,直到建国后被拆除。


5.jpg


6.jpg


7.jpg


8.jpg

                            上图 迎晖门修葺前后的照片



    迎晖门成形于明代嘉靖年间,系仙居县城的东门。明代在修建仙居县石城时,官方与民间曾有过约定,即由西乡之民出资修建西门及城楼,由东乡之民出资修建东门及城楼。结果是西乡在三个月不到,就将西门及城楼修建好了,且雕梁画栋,蔚为壮观;而东乡则困于财力,迟迟不能竣工,最后是由下各应氏应存鲁“慨然出数千金,独缮”。据《光绪仙居县志》记录,应存鲁的家道也因此而中落。1981年,迎晖门开始修缮;1985年,修缮完工。


9.jpg


10.jpg

                                            图上 上世纪文明楼火灾前后



    文明楼初名“登龙”楼。宋天圣三年(1025年),时任仙居县令的陈戬在县治的东面修建了孔庙。二十余年后,陈襄开始主政仙居,并于两年后购买了娄、金、成三家土地,扩建了孔庙,修建了黉宫(学校),一改乡民们“昔未知学”的状态,开始“以知学为美”。而城东门因正位于孔庙之左侧,故当朱熹巡视仙居时,认为此处易使仙居的龙脉地气外泄,“令邑人甃石而高大之,作危楼于上”,并命名为“登龙”,“又立彩石二为龙首形,以障一邑风水”。元代至元年间时,廉访副使高伯元到仙居时,本着 “天运中兴,太平有象,戢干戈而肄文德”的寄寓,取《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之意,将易“登龙楼”为“文明楼”。


11.jpg


12.jpg


13.jpg

                              图上 修葺前后的福应塔



    福应塔位于仙居县城东面的福应山。福应山原名东山,宋代陈襄主政仙居后,改称福应山。历史上,福应山被认为是仙居风水地龙的龙首所在。据《光绪仙居县志》记载,北宋庆历八年(1048)至皇佑三年(1051)年间,邑人在福应山上建了福应塔,取青绶、紫绶管带不绝之意,以此寄望一县士子的科举能够蝉联不断;明成化年间,侍御王存忠还让僧祖愿在山上建了刹山庙,并铸造了大钟晨夕击撞,以振龙气(此钟因王纯后人怕惊扰祖墓,后迁移至文昌阁;咸同太平军时,移置城内,欲毁之,不果;后放置在城隍庙)。迨至民国,刘风主政仙居时,屡修仙居至临海的公路不果,也即缘于邑内绅士认为公路的修建将破坏县城的风水而出面阻扰的原因。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图上 上世纪的南峰塔



    南峰塔位于仙居县城东南南峰山上,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1984年,南峰塔被省文化厅列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修缮。南峰山是仙居的名山,其因以峰南立而得名。山上曾有兴道院、桃花洞、陈古灵词等名胜,又有涵清亭、蓝光轩、趋稼轩、采芝堂、济美堂、鉴玉堂、翠微阁、冲庵、碧西山房等古迹。仙居“白云鸡犬之境,流水桃花之乡”,即因之而来。


18.jpg


19.jpg


20.jpg

                          图上 上世纪修葺前后的安洲塔



   安洲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位于仙居县城东南面的安洲山上。安洲山之名起自唐代。《光绪仙居县志》记载,灌 顶,章安人,吴姓,字法云。晋王召入都,讲演义疏,诏还山为造国清寺。唐武德年间,他曾卓锡安洲山。尔时,安洲山叫 “九旬山”,周边则是波澜涟涟的水域,还有许多人在捕鱼。灌顶大师见后,以佛家的慈悲规劝人们不要捕鱼。或许是佛法的广大无边,在灌顶大师卜居之后的一天夜里,忽然风雨大作,第二天早晨,山周边的水域都变成了陆地。也因此,是山更名为了安洲山。


21.jpg

                                                           图上 麻姑岩



    麻姑岩位于仙居县东二十五里下各境内。《光绪仙居县志》载:昔麻姑访王方平、蔡经尝隐于此,故以名岩。其上有洞,旁有两石相峙,高深各逾丈,俗呼风门,有麻姑像存焉。“麻姑积雪”为仙居旧“八景”之一。



22.jpg

                                                                 图上 天柱岩


    天柱岩位于淡竹乡境内,为韦羌山上的一座山峰。韦羌山为仙居的名山。南朝孙诜着的《临海记》记录韦羌山“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南宋的《嘉定赤城志·山水门》则写到“在县(仙居)西四十里,绝险不可升。按临海记云: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中,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其后守阮录携吏民往观,云雨晦冥,累日不见而旋。旧有绿筠庵。”又《光绪仙居县志》载:天柱岩,平地兀突,俗传有莲瓣从顶飞坠而下。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