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物语】:仙居古村落:逢仙桥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5-5 9:29:44

文/落日楼主 仙居物语 4月28日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jpg


      逢仙桥是位于仙居县横溪镇西北面的一个村落。明代时,其地属于遂宁乡赤城里;清代时,属于五都。民国十九年(1930),仙居县下设乡(镇),逢仙桥属丹风乡。民国三十六年(1947),横溪、丹枫两乡合并,称桃源乡,逢仙桥属之。尓时,逢仙桥与后里、支亚为桃源乡第三保,下辖有八甲,共计一百七十四户。解放初,桃源乡划分为桃源、张庄、苍岭三个乡,逢仙桥属张庄乡。1956年,张庄、横溪两乡合并,逢仙桥属之;1969年,横溪、张庄、溪口三社合并,称红旗人民公社,逢仙桥属之,为红旗公社中的红星大队。其后,逢仙桥曾先后隶属于横溪公社、横溪镇管辖。至今,逢仙桥仍是横溪镇下辖的一个村落。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1.jpg

                                                  村内曾经的保管屋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2.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3.jpg

                                           村内的商铺样式的老屋


      逢仙桥之名盖于南宋时期便已经存在。据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载,逢仙桥在仙居县西七十里。清代的《康熙仙居县志》基本沿用了《赤城志》的说法;而其后的《光绪仙居县志》中,逢仙桥则被写作了凤仙桥,在县西六十五里。【笔者按:《光绪仙居县志》曾有李芳春参与纂写和采访,李系横溪小埠头人,其地近逢仙桥,时逢仙桥的桥碑尚存(解放后被村内的一户人家移作了建房的材料),故逢仙桥或作凤仙桥为是。】不过,逢仙之名似乎较凤仙更具有故事性。当地村民相传,是桥在建造时曾出现合拢石难以安装的问题。时恰逢大热天气,有一白胡子老人向建桥者讨要水喝。当建桥者归家拿水回来时,发现合拢石已经安装好了,而白胡子老人已经远在云端之上。故,桥成之后便以逢仙作名。而逢仙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冥冥之中也似乎一直有神仙庇佑。据村民们讲述,从逢仙桥三米余高的桥上跌落到溪里的大人、小孩,从未有见过跌伤或跌死的。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4.jpg

                                            逢仙桥与桥上的辟水兽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5.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6.jpg

                                            桥上油光的条石和传说中的合拢石


    逢仙桥作为一个村落的名字开始于清代。据《光绪仙居县志》载,五都有逢仙桥庄,距离县城七十五里。另,根据村内的老人讲述,逢仙桥村内曾有徐宅、楼墩等地名。其中,徐宅在逢仙桥之东,楼墩在逢仙桥之北,最早曾居住有徐氏、楼氏两姓。明代时,潘氏自田市谷岙迁居五都后,形成大村落五都潘;又有潘氏族人自五都潘迁居徐宅之西,人丁逐渐兴旺,向更西面的逢仙桥周遭聚居。后又有新坊沈氏迁入,楼氏则逐渐消亡,便形成了以徐、沈、潘三姓聚居为主的逢仙桥村。不过,清代晚期,逢仙桥之徐宅的徐氏似乎曾遭遇过变故。清末的《光绪仙居县志》载有:徐政显妻张氏,逢仙桥人,年十八归徐,甫月余,长毛入境,掠政显以去,张无子,矢守,年五旬矣。学宪陈扁曰“代有终也”。可见,太平军侵入仙居时,徐宅徐氏曾是人丁散亡。故而,时至近当代,由于沈氏本来就是村内的小姓,徐氏又有转徙桥西面的张庄的,而潘氏则自然而然成为了村内最大的族姓。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7.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8.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9.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10.jpg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11.jpg

                             房主的祖父在民国时期曾从事香菇贩卖的商贸活动

微信图片_2019122416174312.jpg

                                   上世纪,逢仙桥大队时称红星大队


      逢仙桥在往昔曾是苍岭古道途径的村落。自横溪小埠头出发,向西途径山枣园、五都潘之北的五都凉亭、过逢仙桥、张庄、镇头、苍岭坑,翻越苍岭,曾经是台、婺、括行旅、商贩、担盐者的孔道。民间为之相传,宋代的朱熹到仙居时,曾在逢仙桥勘察过旱灾。而清代初年,出于交通上的控御,逢仙桥村还曾设有兵铺,置百总一员,部卒戍之,以盘诘奸细。不过,逢仙桥虽地处苍岭古道之上,但因为临近东面的横溪古镇,且有西面镇头村的兴盛,历史上村民并不富庶。俗语有云:张庄逢仙桥,赤卵卖簿瓢。民国时期,村内除却少数村民从事香菇贩卖等商贸活动外,余下的多以农耕和卖柴为主。据村内的老人回忆,斫柴、挖柴株曾是村内许多村民的出手戏。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