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物语】:仙居古渡口:韦羌渡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19-5-5 9:39:55

文/落日楼主 仙居物语 5月5日


  韦羌渡是位于仙居县白塔镇西面韦羌溪上的一个渡口。韦羌之名得之于括苍山的支脉韦羌山。韦羌山位于白塔西南面的淡竹境内,是仙居历史上除却括苍山外最早有文献记录的山。南朝刘宋时期孙诜着的《临海记》载:“韦羌山,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初,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南宋陈耆卿的《嘉定赤城志》则说:“此众山之最高者,上有石壁,刊字如蝌蚪。晋义熙中,周廷尉为郡,造飞梯,以蜡摹之,然莫识其义。俗传夏帝践历,故刻此石。”韦羌山也是仙居历史上的名山。在传说中,它有九个名字,相关的故事从晋代便可以开始述说。根据南朝梁僧慧皎《高僧传·支昙兰》记载,支昙兰居始丰赤城山,有神人自称珠欺王的外甥造访,受到训斥。三年后,该神人为韦羌山神,回到赤城山受到支昙兰的点化,并以“钱一万,蜜二器”回赠,辞别时“鸣笳动吹,响振山谷”。韦羌山的所在旧称“十三都”,俗语有“长长十三都”之说,其山脉绵长,溪谷幽深,而韦羌山东西两面的山涧流水汇聚成溪流,向北流六十里,经白塔境内汇入永安溪,即为韦羌溪。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jpg


    韦羌渡的形成可能与韦羌溪的改道有关。历史上的韦羌溪并不温顺。其发源的十三都坑两边山势险峻,夏季暴雨天气常常会形成力量威猛的洪流,冲毁下游的村落和土地。在民间的传说中,韦羌溪在白塔一段的河道便因此曾有过改道。根据传说,韦羌溪曾自白塔的西南方向东北方,贯穿白塔南面区域。下崔崔氏的先祖始迁仙居时,其地杜桥即位于韦羌溪畔。而依照传说,我们也大可以作这样的推测:改道之前的韦羌溪曾沿现今的圳口村而下,经鱼山村南,前绍村西北,西暨村东南面,在下崔与金店之间北折,过后洋村流入永安溪。圳口村东北面的鱼山村,或许即得名于韦羌溪的流经,渔业资源丰富;《圳口村志》中记录的19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韦羌溪洪水曾数度冲毁圳口至吕桥头之间的堤坝亦可作为明证。至于韦羌溪改道的时间,可能是介于南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1162)与理宗保佑年间(1253—1258)之间(根据县志的记录,南宋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仙居县内曾发生过大水灾。)。因为,在这一时期,自鱼山村西小山下引水(宋咸淳八年延伸至现今圳口石壁潭口),后来灌溉鱼山、前王、东鲍、前邵、西暨、吕桥头、白塔、下崔等村落的感德堰已经建成。感德堰途径的路线与我们推测出来的韦羌溪旧河道大致相符,或许感德堰铺设的涵道部分即沿用了韦羌溪的旧河道。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1.jpg


    北宋宣和年间的叛乱或助推了韦羌渡口的形成。这场叛乱发源于韦羌溪流域内的卢高田村,由村内一名叫吕师囊的人发起。据文献记录,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一月,睦州摩尼教首方腊以不堪官府横征暴敛为藉口率先带领教徒起义,不数日,便攻陷青溪、睦州等县城,使两浙为之震动。四个月后,吕师囊在纳粮县城途中也以官府压迫为藉口,打死押粮官,歼灭前来弹压的白塔寨巡检邹进、县尉徐默成而率众起义,并攻破了仙居城,宣布废“宣和”,以方腊年号“永乐”纪年,以与方腊形成遥相呼应之势。随后,起义军曾数度攻打台州郡城临海,攻取了天台、黄岩县城,并转战温州等地。宣和四年(1122)十月,吕师囊率部溃守黄岩断头山,宋将杨震带轻兵沿着山背上山,在高处放箭投石,吕师囊部受惊逃散,其本人受伤被擒后遭车裂而死,部下三十名首领全部被杀。民间相传,历时一年零七个月的起义失败后,卢高田吕氏也遭到了“赤族”;而随之发生的是东南面下崔、西暨等村落的村民在圳口的韦羌溪岸边堆积石块,把原先流向八角园、西暨后门、罂桐园、下崔的韦羌溪水道改流向卢高田、白塔上街西面汇入永安溪。为此,大约是在南宋嘉定年间前夕,由于韦羌溪的改道使得白塔平原硬生生的被分成了东西两面;又因为溪阔水深,在白塔上街的西面形成了渡口,也即后来的韦羌渡。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2.jpg


    韦羌渡最早的文献记录见诸南宋的《嘉定赤城志》。据是志记载,宋时仙居计有石牛、清口、赵岙、石井、河头、榉溪、广业、韦羌八个大的渡口,其中韦羌渡排在第六。若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来排,韦羌渡属于仙居县城西面第三道渡口。尔时,自仙居县城出发,翻越管山头,过石井渡和榉溪渡,过田头市、白塔市,再渡过韦羌溪,方可抵达仙居西部的广大区域。有关韦羌渡口在宋代的具体情况,由于资料的缺失,现在不得而知。但南宋时,白塔、皤滩皆已兴盛为市集,作为连接两大市集间的渡口,且位于东西部的交通通衢之上,其繁忙是显而易见的,而后来与其相关的牛轭潭义渡的设置似乎也恰好补充说明了这一点。牛轭潭义渡位于韦羌溪圳口村处,是距离韦羌渡南面不远的一个渡口。按照《圳口村志》的记录,清同治八年(1870),里人王建中、周作屏等捐田八亩设置了牛轭潭义渡,渡口有船屋三间供撑船者居住,并组织有船会专门予以管理。一个互通十七都与十三都之间的小渡口便有如此规模,那么,作为互通仙居东西部的韦羌渡的规模就可想而知了。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3.jpg


    元明时期,韦羌渡曾是韦羌水道的起点。据《仙居县志》记载,这一时期,仙居境内的水运航道以永安溪为主线,上航船可以抵达西部的曹店;清末民初,下退到溪口湖;民国后期,大水期间通航横溪,平时只能到皤滩。而永安溪上的众多支流,包括朱溪、北岙溪、杨岸溪、四都坑、六都坑、万竹坑、大陈坑,在民国时期仍可以通行木排和竹簰。特别是韦羌溪,其自白塔韦羌渡至尚仁一段,溪道相对开阔,少傍水乱石,元明时期可能还是航船行经之地。元代时,白塔东南面十八都坑柯思岙出了着名的书画家柯九思,其曾绘有一副《韦羌草堂图》,描绘了韦羌山周遭的情况。无锡人倪瓒是柯的好友,其在为柯的画题诗时曾写到:韦羌山中草堂静,白日读书还打眠。买船欲归不可去,飞鸿渺渺碧云边。柯的画和倪的诗或许有艺术夸张的成分,但柯作为仙居人,对于韦羌山的描绘应当不会过分失真。同样,明末清初的《路经歌》,在关于韦羌溪沿溪的路径中,则有“船过里岙好风流,大地子厂真热闹”之句,里岙、子厂皆为韦羌溪上的村落。诸上可见,韦羌溪曾经可以行船应当是事实。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4.jpg


    明清之际,韦羌渡还兼具有木材的转运功能。韦羌渡口的木材主要是来自其西面韦羌溪流域的十三都坑。十三都坑盛产松木、柏木、杉木,是仙居木材的传统产地。旧时,每年的立秋至来年的立春是十三都一带树木的开伐季节。这些砍下的树木,会在来年的立夏前雇人背到山涧溪边,用棕绳、树藤或桐树皮扎成树排,待夏季大雨发洪时推入韦羌溪,并由人站在树排上掌舵,顺流撑至白塔老街西面韦羌溪上的木材集散地。据《民国仙居县新志稿》记载,民国三十六年(1947)之前,仙居每年外运的木材为松木10000株,杉木35000株,柏树20000株,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韦羌溪上游的十三都,并在韦羌渡口中转后沿永安溪外运。另有资料表明,韦羌渡周遭的村落曾有大批以木材为业的商人。如浦江县一张氏族谱所记载的:张以云(1699—1752),浦江人在仙居做木材生意,死后葬仙居县鲤鱼山。母亲陈氏(1719—1786),台州临海子三桥人,死后葬浦江。子二,长子守耀、次子守显。张守耀(1743—1790),在浦江生活,繁衍至今;张守显生於乾隆乙丑九月十二日卯时,于乾隆年间迁居仙居。张以云的埋骨之地鲤鱼山,或即位于白塔北面永安溪畔的染潭附近。


微信图片_201912241520045.jpg


    韦羌渡的消亡大约是在上世纪七零年代初。特别是民国后期至上世纪六零年代,韦羌溪如同永安溪一样逐渐淤积。在此期间,因为上游植被的破坏,韦羌溪上还发生了数次较大的洪水。其中,最为凶险的是民国三十六和1965年两次。据《圳口村志》记载:民国三十六年(1947)时,韦羌溪的水流沿圳口村北面直冲鱼山村西小山,冲毁了鱼山与吕桥头两村之间的大剪头圳口一段堤坝,一度危及西暨村南和下崔村;1965年夏季,因受到台风影响,韦羌溪的洪流冲塌了圳口的堤坝,冲毁了两户人家,全村淹死了9人。韦羌溪位于白塔老街西面的溪滩如此宽阔,也即与洪水的多次冲刷有关。而在其后,针对韦羌溪的防洪建设逐渐加强,两岸的白石溪滩逐渐被改造成林地和滩地。不过,随之而来的是韦羌溪水运功能的逐渐消退。1971年,仙缙公路白塔至皤滩段建成,韦羌溪上以条石铺成过水桥,韦羌渡随即也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