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落日楼主 仙居物语 4月7日
仙居的食点少有被载入文献的。民间较有名气的菜肴,诸如敲肉、肉圆、莲子、泡鲞等“八大碗”被简称作“泡鲞鱼胶”,也只于大的宴会才有;至于咸酸饭、麦饼等皆作为饭食,系供日常所食。民间俗语有“三日里肚皮饥,打听哪里烧饼大;三日里肚皮饱,打听哪里陀娘(姑娘)好”。小吃类的食点也只在歌谣、谚语中出现,尚不算有名。明清两代的文献中,仙居的坊市里唯一有被提及的食点是馒头干和碱水面。根据《路经歌》的记录,当时仙居县城的钱氏馒头干,徐氏碱水面曾名气很大。迨至当代,仙居本土的食点,亦以城区的弄堂小巷中的最为有名,盖有后溪路的麦饼,寺后塘巷的咸酸饭,马宅巷的馄饨之说。其中,麦饼、咸酸饭的食用皆有兴盛的时节,唯马宅巷的馄饨四季皆宜。
马宅巷是一条名不经传的寻常小巷。它北连解放街,南接官仓巷,相传曾为马氏所居而得名。近四十年来却因巷内的馄饨店而为人所熟知。仙居如馄饨类的其实有一种被称为“面食”的面点。面食是将面皮挆好后,切成四方形,纳入猪肉、豆腐或四季豆、春笋、咸菜剁成的佐料,团裹成莲花状,放入水中烫熟,再佐以酱油、猪油、葱花的一种食品。面食旧时常于节日或招待工匠食用,较之馄饨,其用料和制作手法更具仙居人朴实的特性。故仙居民间日常饮食多有制作面食的,少有制作馄饨的。馄饨之于仙居人似乎是属“快餐式”的食点,最初只出现于车站周遭的饭馆、旅店等处,后来许多面馆都有,但未有如马宅巷的馄饨那么令人印象深刻者。
马宅巷的馄饨店名称“老太婆馄饨”。巷内有面馆二,原多烧面兼顾馄饨,唯独“老太婆馄饨”后来以烧馄饨兼顾烧面。老太婆馄饨店的馄饨皆以精肉为馅,盖以手工将精肉剁成肉糊待用;面皮是用超薄的那种,包裹时将筷子头在肉糊里一蘸,在面皮上揩一下,捏紧即成馄饨。有顾客上门时,将包好的馄饨下入汤中一滚,待其浮起即可起锅。“老太婆馄饨”之妙在于其汤汁,色泽淡黄,下置豆制“千张”切成的细丝,上佐以蒜苗、或葱花,汤清色明,或韭菜,黄、白、绿,层次感分明。若再加一些猪油渣在其汤里,鲜香感更为浓郁。为此,饭点时去马宅巷吃馄饨,基本都需要排队等候,也并非是没有原因的。
馄饨事实上本非仙居道地食点。相关的文献记录表明,馄饨最初起源并流传于北方。《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又,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此外,清代佚名的《调鼎集》记载,馄饨有汤馄饨、蒸馄饨、水明饺儿、油铗儿、苏州馄饨、肉馄饨六种。其中,作汤食的仅有汤馄饨和苏州馄饨。特别是汤馄饨,白面一斤,盐三钱,入水和匀,参绿豆粉擀皮,以薄为妙,馅取精肉……馄饨下锅,先为搅动,汤沸频洒冷水,勿盖锅,浮便盛起,皮坚而滑。马宅巷的老太婆馄饨当属《调鼎集》中所记录的汤馄饨。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