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娘,磨豆腐。——仙居俗语
文/落日楼主 来源/《仙居风俗记》未刊稿
旧时仙居农户多饲养有猪数头,故集市上有猪市。猪市俗称“小猪行”,以兜售猪崽为主。这类猪行一般会被选在农贸市场旁边,场地200平方米左右,每市交易数量可达到100-200只左右。较大的“小猪行”还有有办公桌一张,磅秤一台或杆秤一管,以及票据、算盘等,以方便交易双方。
猪市亦有固定的交易日期,一般和农贸市场交易日期一样。如白塔集市交易日:每月农历逢二、五、八、十日;田市集市交易日每月逢一、四、七日;皤滩集市交易日每月逢三、六、九日,横溪集市交易日每月逢二、五、八日,仙居城关集市交易日每月逢三、六、九日。同时,农户买小猪前也需拣日子先生拣好买猪日子,据说农户按照所挑的日子去买,才会会大吉大利。盖农村买猪的旧有吉日为:甲子、乙丑、癸未、乙未、甲辰、壬子、癸丑、丙辰等日。忌破日和忌受死日,此日子不能去买猪,否则猪养不成。
猪市上兜售的猪崽亦来自农家。俗语有“养猪娘,磨豆腐”,此法曾是仙居人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猪娘(母猪)一年大约可以产两窝小猪,年头一窝,年尾一窝。一般情况下,待猪崽长到差不多大时,农户便会将其放在竹制的笼子里肩挑到猪市上兜售。猪市在旧时还有县内、县外之分。西乡横溪、埠头一带,二十世纪六七时年代时,饲养母猪的家庭有将猪崽挑到缙云、磐安等地售卖以赚取稍高一点收入的习俗。这类交易往往是天未亮便出门,两头挑着百来斤的猪崽,翻山越岭七八十里,还需一天来回,其苦辛自是不必言说。
旧时,与贩卖小猪的农户一样,猪崽的交易对于购买一方来说也是件辛苦的活儿。那些购买小猪的农户,若居住地离集市较远,往往要天未亮就动身出门。一般情况下,购买小猪后会用猪笼挑回来,若是出远门买,还要准备路上喂猪的盆和饲料,以便路上喂养小猪。如此一往一返,大约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此外,在卖猪的过程还有许多忌讳和讲究。如用来挑猪笼的扁担放置若逢路上休息时,扁担要竖直顺路放置,把竹扁担放在猪笼上面,竹扁担和二只猪笼一定要放直(即成一条直线)。这样省力气,小猪会自动地跳进猪笼里。如果竹扁担斜放小猪笼上,小猪就会乱跳,难以入笼。
当然,猪市在交易过程中特别是对于买的一方会有更多讲究。一般情况下,购猪的农户进场时,大多不会急着买,而是边走边看,看到哪只猪比较健壮、健康,肚子比较圆,证明这只猪胃口好。有经验的农户一般能根据观察到的小猪体型长相、毛色、四肢粗细而判断这猪的胃口好差,骨架大小,是否健康易养、快长快大。如果没人争买的话,就拖延时间,等猪排泄后再买,这样可以减轻重量,降低购买成本。从前小猪交易一般由“猪牙郎”(即中介)从中安排,挑选小猪,双方讲定价格,过磅,结算付款等。“猪牙郎”向卖猪方收一定比例的“牙郎费”,即手续费。
(图片来自网络)
知识拓展
仙居旧时的牙郎
牙郎是指买卖的居中介绍人,又名掮客。据《民国仙居县新志稿》记录,凡经营行栈,代客买卖营业者,既称牙行。截止民国三十七年(1947),全县共计有牙行十五家,其中山货行五家,牲畜行三家,粮食、茶行、油行各三家。而其中个体经营的,以使买卖双方达成交易并收取佣金的,称牙郎。牙郎的职业在仙居曾一直延续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文/落日楼主 来源/《仙居风俗记》未刊稿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