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物语】仙居往事:“门堂坑戏”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1-1 14:15:05

文/落日楼主 仙居物语   



微信图片_20200101141542.jpg


       戏剧是融合了歌、舞、故事于一体的艺术,也是旧时仙居民间较为普遍的文化娱乐。据台州文史学者丁汲先生考证,戏剧的早期形式之一为北齐时的“踏谣娘”。“踏谣娘”讲述的是北齐时期河朔一个姓苏的“士而无行”的人的故事,表演者边舞边唱,有众人帮腔,齐唱“踏谣和来!踏谣娘苦和来!”。《踏谣娘》中的帮腔“和来”在仙居民歌中也有,可谓是早期戏剧形式在仙居的遗存。


微信图片_20200101141548.jpg


      唐代时,戏剧之名开始正式出现。两宋时期,特别是宋室南渡之后,戏剧又有南北之分:北为杂剧,南为南戏。仙居属于南戏区域之一,具体的情况已经无法考证。明代时,仙居的戏剧艺术应该多有发展,因为直到明朝灭亡之后,演戏者所着服装仍为明时的服饰。仙居也曾是浙东南地区反清复明的重要区域。俗传满清入关时,汉人有“三不降”,即男降女不降,生降死不降,大人降小孩不降。所以女人、死人(寿衣)、儿童仍可着明季服饰。故而,在演戏之中仍着明式服装,多少有点寄寓故国之思的意味。


微信图片_20200101141551.jpg


      清代康乾时期戏剧表演在仙居已经非常流行。这一时期,仙居的各大宗族进入了修宗谱,建宗祠的兴盛时期。各大宗族在宗祠的修建中,多在祠堂大门的内设照壁后修建了戏台,戏台也成为了宗祠的标配建筑。每年的冷节祭祀前后,宗祠内多会有演戏活动,正如戏台的楹联所镌刻的“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东岭下戏台)、“借霓裳表忠扬孝,听檀板敲月吹云”、“还将旧事重新演,聊借今人作古观”,戏剧里有“礼义廉耻”、“家国天下”和“古今之鉴”,对于宗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是最为契合的。此外,许多寺庙内也建有戏台,如祖庙、隐真宫、衍庆宫、胡苏殿等,为庙会娱神所用。


微信图片_20200101141554.jpg


       清末民初之后,越剧、婺剧和乱弹的综合戏在仙居流行。综合戏中的角色有人物有大花脸、小花脸、白面、黑面、白鼻头、小旦、花旦、老旦、小生、老生、小丑等等;表演的形式有念的、唱的和武打;戏服为明代的服饰;剧目有《打金枝》、《秦香莲》、《征西》、《皇帝与村姑》、《锦罗衫》、《三打桃花》、《粉玉镜》、《太婆碗》、《墙头记》、《娘与娘》、《玩儿记》、《彩楼记》等等。综合戏的演员和舞台要求也比较简单,许多时候一个大点的村子的男女村民就可以搭一个班,放在屋子的门堂里演出,故有有“门堂坑戏”(道地戏)之说。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