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馆动态 > 新闻正文
【仙居物语】仙居往事:旧时的“求子”之俗
仙居县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1-1 14:25:26

文/落日楼主 仙居物语 


微信图片_20200101142447.jpg


     “求子”,即“求子嗣”。《白虎通·嫁娶》载:“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自古以来,子嗣在人们心目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无子”曾是女子遭到抛弃的“七出”之一。秦汉时期,《大戴礼记》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唐代时,《唐律疏议》有“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淫泆,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妒忌,七恶疾。”而仙居旧俗,亦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之说。一个家庭有无子嗣,则直接关系了家庭婚姻是否美满。妇女无子嗣,地位也就低下,世俗便会有“白花猪娘好张表”之讥。是故,旧时仙居的“求子”之俗也就伴随了一个家庭日常生活的始终。


微信图片_20200101142450.jpg


      旧时,“求子”的风习在两个家庭缔结婚姻时便已开始。女方在准备家资时,家具的纹饰特别是床栏的花板上,多有“鱼戏莲”、 “凤求凰” 、“蝶恋花”等图案,以之来暗示“求子”或子嗣延绵。如“鱼戏莲”源自汉乐府民歌《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俗以鱼喻男,莲喻女,鱼莲之戏,即男女交欢;又以莲代女之下体,鱼戏莲早生贵子;如“凤求凰”源于汉代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以喻夫妇相随;又如“蝶恋花”源于梁简帝《东飞伯劳歌二首》“翻阶蛱蝶恋花情”,花下有罂形花蕾,寓意花开结果。而男方在订婚的“送日子”时,会用装有莲子、桂圆等十样果品的“果子包”,并饰以柏子和柏枝,以喻“十全十美”、“百子千孙”。


微信图片_20200101142453.jpg



      在仙居民间,“求子”的风习在婚礼中表现地更为明显。婚礼中,从仪式、酒筵到新房的布置,无不寓意着“求子”的价值取向。如女方出门时的“喷水轿”的祝词、入门后的《娶亲祭祖》文中,多有早生贵子的祈福;如婚礼酒筵中的“八大碗”会先上莲子,以喻“莲子莲孙”;还有如新房中的“撒果子”仪式,婚礼当天,新房内的婚床上会撒红枣、花生、桂圆、莲子,以祝愿新娘“早生贵子”等等,皆有“求子”的寓意。此外,婚床的布置也透露着“求子”的浓郁气息。一般情况下,有“凤求凰”或“鱼戏莲”、“石榴花开”图案的被子会被摆在最上面,前两个上文已经有过解释,后者因石榴多子,也被用来寓意多子多孙。


微信图片_20200101142456.jpg


    男女双方结婚后,“求子”的风习仍会也多有表现。新婚后第二日,女方会遣家中兄弟携带果子包至男家看望新娘,俗称“送果子”或“望外甥”;男方会在婚后第三日,让新娘会娘家,俗称“望三日”或“望外婆”,多有早生贵子的寓意。此外,婚后一段时间内女方未受孕,向神祗、古树“求子”的活动也时有发生。特别是数年不孕的,则需到本境殿或附近寺庙求子。如仙居西乡一带,不孕女子大多到“清音寺”、“娘娘殿”祈祷许愿,并拿走庙中所备小鞋一只,或偷取“陈十四娘娘”像前泥塑小孩生殖器上粉末,用纸包回冲水饮用,认为均可使自己怀孕。若求子后怀孕产下男孩,则要到庙里还愿。


微信图片_20200101142458.jpg


       旧时,“求子”也蕴藏在民间的“白事”和节日祭祀里。在仙居民间的丧葬礼里,从逝者的入殓、遣送、安坟等一系列仪式中,多有“求子”及家庭多子多孙的祝词和象征。如入殓时的“留钉”谐音“留丁”;安坟中安放“子孙钿”等,寓意的是“瓜瓞连绵”,子孙万代。此外,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和正月十五,妇女还会有“求子”的活动。俗以七月七日为“娘娘姆生日”,新婚妇女或数年未孕女子,礼拜娘娘姆,故多少带有“求子”的意味。至于正月十五,俗语有“十四夜做羹,十五夜燀生”之说。在仙居西乡,如果有妇女婚后未孕的,会用麦秆点燃放在妇女两脚中间燃烧一下,喻以之催生。盖民间常将女阴比作瓜或匏(蒲瓜),以火燀之,使其开裂,能受孕生子。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来源:【仙居物语】微信公众号




开放时间

党校分馆
8:00-21:00

总工会分馆
8:00-21:00

安洲书苑
8:00-21:00

总馆开放科室周一闭馆
周三上午业务学习

联系我们

地址:浙江省仙居县解放街

电话:

传真:

邮箱:

关注我们

扫一扫

仙居县图书馆

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