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这是宋代诗人平可正写杨梅的名句。 眼下正值杨梅上市旺季,6月19日,记者跟随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直通车”来到仙居板桥景龙山,远望满山坡的杨梅树,犹如一把把墨绿伞依次排列。走近一看,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杨梅挂满枝头,颇有“红实缀青枝,烂漫照前坞”的意境。山坡小径不时有当地村民经过,他们挑筐采摘,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这个基地杨梅种植面积400多亩,去年产量5万多公斤,今年预计在6.5万到7.5万公斤。”仙居县伟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方伟申介绍,基地现在配置了50多台杀虫灯,基本满足杀虫需求。“杨梅上市前一个月内,不能喷洒农药,不然会影响果品质量,采摘后会喷洒一些低毒农药以防止果树病虫害。” 在基地产品检测室,记者看到一张“仓库物品条码一览表”,上面标注有各类农药条形码。方伟申说,在一个杨梅生长周期,每次使用什么农药都得用条形码输入,便于查询和管理。 作为中国杨梅之乡,杨梅已成为仙居的第一大特色产业,总种植面积达13.8万亩,今年投产面积11万亩,预计产量7.5万吨。去年,当地农业人口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000多元。 因此,确保杨梅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成为当地一件大事。 为使杨梅既有品质又有品相,当地投入巨资在杨梅主产区实施物理防控工程,在每座杨梅山上安装杀虫灯、黄板等,进行物理诱杀。今年,县政府又出资50万元购置了1300盏杀虫灯,免费发放给梅农。据统计,今年杨梅生产期间,该县共有1.4万多盏杀虫灯、12万多张黄板粘卡投入使用,基本覆盖了当地投产的杨梅园。“一盏杀虫灯在山区能控制10亩左右种植面积。”仙居县特产总站站长王康强说。 采访期间,记者偶遇前来抽检的皤滩乡工作人员金焕北。当天,他们要采集26个样本。“我们刚从吕前村过来。一般上市前一星期就开始检查杨梅质量了,主要是农残方面。”老金说,除了村里质量监管员送检外,乡镇和县里相关部门也会不定期开展抽检。 在皤滩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记者看到一份当天有关枫树桥村东魁杨梅的检测结果数据表,上面显示农残抑制率均在50以下。皤滩乡副乡长郑旭美介绍:“农残抑制率在50以下都是合格的。乡里今年已抽检了400多批次,没出现不合格的情况。” 她还拿出了一张杨梅质量检测卡和一张农产品产地编码卡介绍,杨梅质量检测卡是检测合格后由乡里出具,农产品产地编码卡则是一户一卡,上面生产单位等信息一应俱全,还有备消费者查询的网址,产地编码则被印制到包装箱或包装盒上。“根据产地编码,人们可在仙居绿色农产品质量追溯网上查询详尽信息。” 仙居县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陈卫国介绍,当地目前在各个乡镇(街道)、主要杨梅市场和几个大型专业合作社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室,对杨梅质量安全进行定性检测,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一律禁止入市。“现在我们依托标准冷链运输,远销北京、广州等地,一天都是几万斤呢。通过快递,当天采摘,江、浙、沪地区的老百姓第二天就能吃到‘放心杨梅’。” |
责任编辑:杨能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