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国洪 文并摄
金华的黄大仙传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神话传说),仙居的彩石镶嵌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当这两种具有千百年历史的文化遗产相遇,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昨天,作为首届金华山黄大仙文化节重要内容之一,融两种文化遗产于一体的巨幅玉石镶嵌《黄大仙》在市博物馆的展出结束了。10天的时间里,数千市民赶来欣赏这一奇绝瑰丽的艺术作品,赞叹之余,好奇之心油然而生:到底是谁用这么多的珍贵玉石来“作画”,并且把黄大仙文化呈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好奇的人太多,所以在这10天里,创作者、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银华很少离开展厅。只要他走出去片刻,就会有人找,要么问他是怎么做的,要么问他花了多少钱,也有退休的高校老师跟他交流创作心得。王银华不厌其烦,耐心作答。
为“巨作”而生
王银华是仙居大唐工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当过兵,退役后投身工艺美术。作为“彩石镶嵌”这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他喜欢做大型作品:“艺术除了欣赏,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要跟上时代的节拍,在思想性上与时代同步”。
2002年,王银华主持创作完成了高2米、长60米、耗费各种玉石30吨的巨幅玉石镶嵌画《丝绸之路》。作品以盛唐时期为背景,将丝绸之路浓缩在大唐盛世、八方来仪、西域情怀等12组画面中。作品在杭州展出后引起不小的轰动,专家称其为“国宝”级艺术珍品。其中,光画面人物就有700多人。为此,王银华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一炮打响后,王银华开始了新的探索。2008年,花费了他5年心血、利用近40吨玉石质料精雕细琢而成的巨幅玉石镶嵌作品《妈祖》,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财产展览会上展出,最后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奖金奖。《妈祖》规模宏大,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远远超过了《丝绸之路》。而其影响力也更加广泛,它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陈列时,港澳台同胞和许多外国人到福建,都要跑过来看一看。
“《丝绸之路》是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妈祖》则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向往,现在看来,这两件作品的成功都是因为题材重大,跟上了时代的节奏。”王银华说。
埋头三年创作《黄大仙》
王银华爱看书,尤其喜欢历史、宗教和文化类书籍,通过阅读和在香港、广东等地的见闻,他对黄大仙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到黄大仙的故事,大多是一些书本、插画,表现黄大仙文化的艺术珍品还没有。外地游客到金华来,除了八咏楼、双龙洞之外,还缺少可以领略金华文化的耳目一新的东西。”于是,从2007年开始,在双龙管委会主持下,王银华开始创作他的第三幅“巨作”。
回首这三年的艰辛,王银华笑言:“没有一处是不吃力的。”工人可以帮他操作,但是,作品的创意、设计都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人能替代去看书、整理资料。王银华把能搜集到的关于黄大仙的书都看遍了:“关键是要反复提炼,确立黄大仙文化的主题,表现其精神内涵。我不会模仿任何之前的图画,所有的画面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
王银华看到一本书上记载的圣旨中有黄大仙“汲井愈疾救人”这句话,就据此想象了一组画面;看到“祈晴祷雨随通”,又想象出了另一组画面。就这样,长33米的《黄大仙》有了初平出世、牧羊遇仙、叱石成羊、普济劝善等18组故事画面。后面的技术活,相对就简单多了。
在王银华的理解中,玉石镶嵌《黄大仙》着力表现的是作为“神”的黄大仙,因为神化的黄大仙更让人喜闻乐见,更容易表现积极的东西。作品的精神内核是“普济劝善”,“这样的思想跟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艺术是第一位的”
每创作一幅巨作,动辄几十吨玉石,其中很多还是珍稀品种,王银华从哪儿来的这么多钱?而且几年时间就做一幅作品,又不出售,他怎么生活?对很多人好奇的提问,王银华淡然一笑,“对我来说,生活不成问题,只剩下对艺术的追求。希望能有几件作品流传,让后人看到并且认可我们这个时代是有精品的,而不只是讲古代的那些东西。”
他指着《黄大仙》说,减掉一片树叶就能省钱,画面减少1/3更省钱,但是,纯粹为商业目的考虑的话就没有创作欲望了。“必须要有精神支撑,要入迷地去做这件事。”所以即使到现在,王银华也是每天都到车间里去动手操作,或者跑到全国各地去寻找天然的玉石。
“玉石镶嵌是无可取代的。7000年玉文化把中国文化都串了起来,它能永久保存,而且,它的美感是别的艺术作品很难表现的。”显然,王银华早已痴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