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市西部的仙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新石器时期下汤村遗址,出土文物中的生产工具有斧、铲、刀、凿、镰、削、饼形砍砸器和各式石锛:狩猎工具有予、镞、流星索、弹丸;生活用具和装饰品有石磨盘、磨球、砺石、石簮、璜和纺织工具陶纺轮等。有国内尚未破译的八大奇文之一的蝌蚪文,有春秋时期广度中央坑的古越文字和汉代朱溪岩画,以及民间遗存众多的古村落、古建筑、古石雕和深藏于闺房的民间绣品,表现了仙居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遗产,反映当时人民追求生活的美好向往。

    1、仙居刺绣与洞天文化。我县的民间刺绣艺术缘于何时呢?我县迄今发现最早的纺织工具实物是距今9000余年新石器时代的下汤遗址,文物中出土了纺织工具陶纺轮,而距今7000余年的河北磁出遗址和浙江河姆遗址也出土了红陶纺轮。这标志着人类已经对纺织工具进行使用。也说明仙居下汤遗址与磁出遗址、河姆渡遗址是同时期使用纺轮。

仙居以其洞天名山,而闻名天下。下汤文化遗址的发现,更加证实了仙居深厚的文化底蕴。该遗址属新石器时期母系族社会的村落遗址,距今9000余年。下汤人已脱离深山的穴居生活,迁向平原过定居生活,适应以农业生产、狩猎、采集为主,并发展了纺织、制陶和捕劳业。我们可以往前推,仙居以自然奇洞而闻名,可容纳千人的洞穴有:括苍洞、大佛洞、狮子洞等。最为着名的括苍洞,号称道家第十大洞天,或许是犬齿类以洞穴群居,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出人类文明的史迹。据《光绪仙居县志》载:汉王远得道飞升,三国时游括苍山,过经家,谓曰:“汝有仙骨而未知道。”以金丹饵之,及卒,举棺甚轻,启函视,无有。越四年复返,姿益少,谓家人曰:“七月七日王真人当来。”其曰,王果至,驾五色龙,旌节导甚都,召经父兄见之,又遣人召麻姑仙至,曰:“不接奉五百年矣。”乃迭肴膳,有金盘,玉斝焉。王又以酒一斗匀水五升饮经家人,后举室上升,今有石臼杵尚存。事闻,诏建观以奉之。《赤城志》唐曹《王远宴麻姑诗》曰好风吹树杏花香,花下真人道姓王。大篆龙蛇随笔札,小天星斗满衣裳。还有可容纳百余人自然洞穴不计其数,以巧胜岩为例,位于下汤文化之西不足2公里,大爿地村之西的深谷。径不容足,岩上较宽广,人居其上,可养鸡犬,种桑麻,如仙境一般。岩中有洞,可容百人。岩下又有二洞,近侧大小山洞数十个,别成异境。宋时林放诗云:“山僧莫怨人多扰,山僧只怨山生巧。山不巧时人不来,马蹄门外知多少。”以岩石巧生,胜境如画,故名巧胜岩。仙居之洞天闻名,更加证实了人类生活的栖息地,以及纺织生产发展的演变过程。

2、仙居刺绣与永安溪文化。仙居境内交通不便,永安溪发源于县西界乌岭,北流至曹店庄,顺流而下至临海而注入大海,进入浙东海上丝绸文化。据《万历仙居县志》载:永安溪县西210里,大小二源。小源出冯师山,东流百里至曹村,浅不可舟,自曹村而下,广20步,胜小艇。又东至妃姑与大源会,广10步。又东67里而南,胜20石舟。运输之货物又柴、炭、板片、南货、食盐、布帛、丝绸较多。仙居当汉晋时,僻处荒服,风气未开。至宋令陈襄训以诗书,民始释解来,兴于文物,士多负气抱节,不为膻趋富贵,归故乡者绝迹公府,愚民闷然耕食凿饮。明嘉靖进士林应麒《避寇山中》诗曰:旧说仙居僻,山深好避兵。那知横海寇,翻傍乱峰行。鸟路通夷岛,人家杂虏营。自怜衰劣甚,无计托余生。清丙子恩贡陈殷《黄梁陈竹枝词》诗曰:纺车声歇日初西,三尺茅檐低复低。妾洗衣裳郎渡水,大家同列后门溪。家家争采木棉花,山外斜阳晚兴多。十岁女儿慵纺绩,学骑牛背唱山歌。据上所记,仙居自古以来,就有种桑养蚕,男耕女织的习俗。永安溪是水上交通要道,也是仙居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以及沿岸人民织绣文化的渊源。

3、仙居的刺绣文化。仙居源于下汤文化,该遗址是目前在浙东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台州人的发祥源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县各地岩画的发现,更加证实古越族岩画与刺绣文化密不可分。仙居古越族岩画群由朱溪小方岩岩画、广度中央坑古越文字、福应送龙山岩画、上张西塘岩画等组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古越族先民所刻制,总面积达1422.65平方米。岩画刻凿有蛇形、鸟形、鸟头鱼身形、马形、太阳形、人像形、柴刀形、锄耙形、棋盘形等各种图案,共计220多个,其中蛇形、锄耙形图案各岩画点普遍有类似。图案大小不一,大者30——31厘米,小者15—16厘米,刻痕均深0.5厘米左右,线条流畅,笔划粗犷,风格古朴,整体保存较好,该岩画群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了解古越族人民生活栖息最真实的文化信息,最具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考古价值,也是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最为代表的古越族岩画群。

古越族岩画群与刺绣文化密不可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沧海变桑田,随着朝代不断更替,刺绣工艺也不断经过岁月洗礼,经祖辈相传逐渐形成有仙居本地特色的传统工艺。以往仙居民间刺绣的制作工艺,它是用各种彩色丝、绒、棉线,在绸、缎、布帛等织物上,按工艺设计要求,以针代笔,引线作墨,运用各种针法技巧表现绘画艺术的织绣作品。它的绣制文化多采用:锁绣(辫子股)、盘金绣(钉线绣)、平绣(铺绒绣)、十字绣(挑花)、打籽绣(环籽绣)、剪贴绣(贴绣)、网绣(编绣)、戳纱绣(纳绣)等多种技法。刺绣设计以书画为稿本,在剪纸与想象画的基础上利用各种针法刺绣。多以民间喜闻乐见和吉祥如意的图案为题材,如凤穿牡丹、喜上眉梢、富贵牡丹、长命富贵、金玉满堂、和合二仙,魁星点斗、状元及第、独占鳌头等,绣制出具有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美术品。

民国时期,因受国内战争与抗日战争的影响,社会动荡,人民未能安居乐业,并且生活方式受外洋影响,民间刺绣的应用范围逐渐减少。在这个时期,仙居四面环山未受战火影响,人民仍然能够安居东业。因抗日战争时期仙居非主战区,许多外地学校为避及战火,纷纷将校址迁入我县就读。在各地新文化和新思想的影响下,仙居民间刺绣得以提升,应用范围广泛。

解放后,在毛泽东主席“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刺绣得到了发展继承,又有创新,深为人民所喜爱。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仙乡大地。仙居花边厂创办后,民间刺绣艺术在仙乡各地展开,使我县刺绣工艺得到空前发展,县城内一些十字绣商铺兴起,也有些工艺品厂将刺绣产品外销。现在民间仍存刺绣香包、八封等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