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间刺绣艺术


  作者:孙宏图   发布时间:2014-08-04   浏览次数:730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女红”,是以针引彩色丝线在丝帛织品上穿刺造型样式。早在先秦文献中就有不少的记载。《考工记.画缋》云:“五彩备谓之绣。”汉代王充《论衡》中记:“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说明了齐地刺绣的普及。目前所见最早的刺绣实物有战国长沙楚墓出土的凤纹绣残片。刺绣工艺的发展,从开始到隋唐五代,大都属于实用范围。宋时,已经沿着日用性绣品和欣赏性绣品两大绣品方面并存发展。部分作品从实用走向艺术欣赏,也就是说它不再只是单纯的作为衣饰附属品,不仅是家具上的饰物,而且也是模仿名人书画作品,它把刺绣工艺推进到另一新的领域。这类刺绣作品可以装裱成卷轴册页,如书画作品一般,大大提高了刺绣工艺的地位。明清两代,丝织业发展繁荣,其品种之丰富,针法工艺之精美为世人所惊叹。自古以来,厦、泉、漳三地习称“闽南”,位于福建沿海的晋江流域和九龙江流域,在地理上相邻,同风同俗。服饰刺绣理所当然成为其体现区域文化精神的重要民间工艺。
    一、多元的文化融合
     1、中原汉文化与区域文化
    汉至三国时,中原政权征服闽越,出现汉民族与闽越族的第一次融合。两晋期间,“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时,如闽者八族”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的劳动技术。唐末至五代,王潮、王审知入闽,闽越族与山越族汉化步伐加快,远超于两晋及陈元光征闽入漳阶段。这一时期,中原刺绣文化正经历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刺绣艺术扩大了应用范围,已形成专业阶段,技艺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闽越族与山越族的汉化与自身山海联姻的联系直接由模糊而清晰,并逐渐形成以武夷山、福州地区为中心的闽绣母体文化。因此,闽南民间刺绣工艺在消化其母体元素中,不仅形成自身的区域性刺绣艺术特点,同时广受苏绣、瓯绣、湘绣、粤绣等 周边区域刺绣艺术影响。云肩(泉州晋江):民间或称云佩,披在上衣的两肩上。这种披肩由十八或二十片如莲花瓣的绣物围绕颈项,莲花瓣下还承垫着五片较大的云头形绣物,前后各两条剑带,前后正中央悬有连串银制图饰。可以看出每一片绣物上绣有精美的花草鸟兽,施以金线工艺,为苏绣方法。绣鞋(漳州龙海):黄金色长筒弓鞋,又称三寸金莲,左绣龙、右绣凤,是为新婚穿戴,表示男是龙、女是凤,龙凤呈祥,属湘绣风格。在民间,很多擅长女红的女孩,除了为自己刺绣弓鞋、衣裙,还有专门替人做衣裙、弓鞋的新婚妇女。富贵人家弓鞋更为考究。因此,闽南地区多元化的服饰刺绣工艺表现出一种不自觉的文化亲缘现象,并丰富自身刺绣手工技艺的表现与题材应用。
    2、海洋文化与自然物象
    闽南人较早接受了汉人的农耕文化,也继承发展了闽越人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泉州古称“刺桐”“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各国商贾云集,素有“海滨邹鲁”之称。自明代中叶,漳州月港兴起,成为中国着名走私海港,到清代逐渐被厦门港取代。商业贸易的发展把闽南人推向海洋,形成大批外国商人的涌入与闽南人移居沿海岛屿和海外地区现象,增强了相互间的交流联系,并产生其独特的海洋文化现象。
宋时,城东内隅有个“绣铺”,传说就是因为刺绣业集中于此而得名,因民间刺绣日用品需求量大,品种繁多,作坊经营的刺绣日用品有服装、绣鞋、荷包、佩饰、帐幔、佛堂用品等。大多工艺精细,针法多样,配色鲜明而秀丽。至于明清时,泉、漳地方戏曲繁荣,造成绣制戏服需求量大增,进一步推动了民间刺绣业的发展。如双鱼彩坠(泉州惠安):系两条鱼,鱼意吉祥,指年年有余。这条鱼以红橙色的布为底,上刺绣各色绣线,鱼翅另外绣成再缝贴上。鱼眼睛特大,整条鱼往上翻跃,含有鲤鱼跃龙门之意。前后、中各垂有线须,立体挂饰,具有浓厚的海洋情结。寿屏(厦门同安):以四蝠供寿为中心,上为三星拱照,左右松竹,牡丹、灵芝、鹤、鹿相映,下为鱼跃龙门,左右双龙戏珠,特别精彩的是“大寿字”两旁以对联式八仙祝寿并列为连环画装饰。八位神仙各执法宝,脚踏海虾、海蟹、海龟、章鱼、鲢鱼等水生物。乘风破浪,悠然自得,趣味横生。红绸为地,喜庆吉祥,锁绣、盘金、堆绣针法三结合,具有较强的  刺绣浮雕感与海洋亲和力,疏密有序,厚重大方,适合闽南人羡耀的传统礼仪“体面”方式。
    闽南刺绣多象形于自然界的存在物象,通过提炼、加工、升华演变为刺绣样式,启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泉州惠东服饰刺绣最为代表,主要分布在崇武、小岞、大岞、净峰、山霞一带。主要集中在妇女服饰的衣裙、头巾、袖套、绣鞋和童帽、腰饰及其他佩饰上。如百褶裙(惠安崇武):红色的绫绸布上一褶一褶具有伸缩的弹性,长方形地方为蓝绫绸。在红绫的褶纹上,贴绣有类似矮瓶子的布形,上面有金线、绿线、纷红线绣成的精巧图形,瓶颈两端并缀上两条须丝,晃荡摇摆。另外,在长方形蓝绫布上,刺绣有金线的蝴蝶、菊花、石榴、梅花等图案。兜肚(惠安山霞):民间早期内衣,系在胸腹上的贴身衣物。小孩以红色为主,中年则用白、清、绿等色,老年则用黑色布,其上都绣有各种样式,如蝙蝠(福)、鹿(禄)、龟或寿字(寿)等图案,未婚女子则中间常扣上铜线一枚,以期盼姻缘由此而生,找到好老婆或好夫婿。偶尔出现戏曲人物或劳作人物样式,如耕作、捕鱼等,其独特的民俗生活方式展示了对美好的理想生活追求和儒家尊崇的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闽南地区山民依山聚居,渔民靠海为生,对山区、海洋环境的生存理解与超自然信仰崇拜是其文化依赖的重要根据。我们可从自然物象与地理环境分析闽南服饰刺绣色彩。如红色(取象太阳、鲜花)、黄色(取象阳光、沙滩)、蓝色(取象天空、海洋)、绿色(取象树木、花草)、黑色(取象滩土、黑夜)等色彩取象,不仅传达了直爽鲜明、绚丽简朴的自然性视觉刺绣观感,而且促使其成为亚热带地理特征的刺绣色彩。当然,还有不可或缺的中原母体文化色彩与区域文化色彩的综合应用。
    二、民俗节日与宗教文化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时所穿的礼服上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十二章衮服,汉时“衣绣衣,杖斧,分部逐捕,刺史以下皆伏诛”,绣衣成为权力和等级制度的象征。在岁时节令与人生礼仪中,闽南盛行满月、周岁、成人礼、婚庆、祝寿、七夕、端午、除夕等传统节日,七巧节期间,民间士人多拜魁星爷,认为该神主仕途,有时也拜武文昌,包括魁星、文星、朱文神君、吕洞宾、关公、祈求五子夺魁,状元及第、马上封候。由此可见,其来源于天体星辰崇拜,属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的范畴。广为流传民间乞巧歌:“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姐妹千万年。”反映乞巧活动是妇女们追求心灵手巧,美丽迷人,期望姐妹、双亲能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在众多的节日喜庆祭祀仪式中,服饰刺绣艺术大显身手,无处不在。如童帽(泉州鲤城):红布底绣上花草,中间还有一个寿字,两边有两只上扬的鸟头,这两只鸟头代表鸱鸪鸟。闽南有谚语说:“鸱鸪飞上天,囝仔快做官,鸱鸪飞高高,囝仔中状元,鸱鸪飞低低,囝仔做老爸。”这里充分体现出父母家人对小孩为官、成人的较高期望值,以及闽南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品质和老实苦干的性格。遇到节庆喜宴时,小孩的头上也都带上帽子。在小孩出生满四个月,婆家通常要送衣着绣饰之类给小孩做“头尾”,如红衣裤、兜肚、虎仔帽等。虎仔帽形如虎头,帽前饰金银像。小孩满月时有满月帽,帽状如碗,常绣有万字形。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闽南宗教信仰以儒、释、道三教为主。民间诸神祭祀活动丰富多样,如观音、妈祖、关帝、城隍、七娘妈、夫人妈、保生大帝等诸神普度生日,盛行挂香、过炉的隆重仪式和民俗性的“游境”。这些仪式场面和祭祀活动成为闽南民间刺绣艺术的重要样式与表现对象。如桌裙(漳州石码):常见于宗教祭祀场所,属厅堂供桌上的专用披裙,其桌裙红底盘金,祥瑞纷呈,华丽富贵,八位仕女或琴、或棋、或书、或画,怡然自得,姿态婀娜,是一幅难能可贵的闽南民间传统“琴、棋、书、画”刺绣珍品。刺绣工艺在宗教信仰活动中名目繁多,宗教诸神绣像、巡游宝盖伞、供寿围裙,寺庙彩披、厅堂的帷帽、神像服饰等广泛应用于该地区,从而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寓情于景,祈求平安,禳灾避祸,以宗教与民俗活动为寄托追求精神理想和心灵慰藉。
    三、材质与针法
    1、刺绣质地
    闽南刺绣质地主要以麻、丝、棉、绢、罗、土布等为主,或自产自给,或外来商贸流通所得。台湾彰化县志载:“夏尚青丝、冬用绵绸,皆取自浙江,其来自粤东者曰西洋布。”可见闽南早期衣饰布样除少数为当地妇女利用农闲以手制织布外,大都是周边区域和外来布质线料的互相应用与综合。
麻葛,古代将麻葛称作“布”。《尔雅》“麻纻葛曰布”。多为百姓庶民服用,故称“布衣”。麻主要有:大麻、苎麻。《吴越春秋》有旧中国时越王勾践为了进贡吴国而提倡织葛布的记述。越王曰:“吴王好服之离体。吾欲采葛,使女工织细布献之。群臣曰,善!乃使国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黄丝之布……”越王乃使大夫种索葛布十万。
    丝,多取自江南一带,是中国纺织技术文化的一大发明,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诗经》有关丝的描述如“丝衣其絺载弁俅俅”……
    棉,《南越志》所谓:“桂洲出古终藤,结实如毳,核如穆珣,汉其出核,纺如丝棉,染为斑布者,皆批似草之木棉也。”宋代以后才由东南福建、广东普及到江南和中原一带。
   绢,有绡、纱、缟、纨等 ,是没有花纹的平纹织品。
    罗,《南越志》作“婆罗”:“南诏诸蛮不养蚕,唯收婆罗木子中白絮,纫为丝,织为辐,名沙罗笼段。”其特点是用绞经方法。有方孔的叫纱罗,有花纹的叫花罗。宋代黄升墓出土有“四下合如意”的花罗。绫,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织物。
    土布 ,所谓土布是指民间大量使用的织物,以棉布为最多。闽南各地几乎处处有棉织物。
    澎湖厅志云:“男女衣着,悉用布素……妇女喜着青布衣,上山泛海、出门探亲,以海风甚历。”由此推断闽南与台湾地区布面、线料素质占为大多数,而丝绸之类以近市井的穿着为多,也就是富有人家充当体面,显示土绅富豪为主,对于普通平民百姓是一种奢侈,民间刺绣线料大多经由加工染色,多以天然矿植物染料为主,色泽浓厚,多样优选乡里流行。
    2、刺绣针法
    宋明以来,闽南刺绣以平绣、锁绣、缉针、圈金绣、包花绣 、堆绣为主。①平绣:也叫直针、齐针、出边、工法是将绣线平直排列,组成“留型”纹样,起源唐代,后起的的铺绒、戗针、套针都是在平针基础上变化的结果。平绣是刺绣基本针法之一,构成线条排列均匀、齐整、疏密得当的绣面特点。②锁针:也称辫绣,在汉代以前,辫子股绣占据着中国刺绣的主导地位,针法易于表现流畅圆润的线条,密集排列,又可组成具有肌理效应的体面。③缉针:也称切针、回针,源于手工缝纫中“倒针辑”,原用于衣裤的接缝,线迹平贴,细如发丝,多用来表现如鱼鳃、藤草等细长线条的纹样,旧日多用此法为人物“开脸”。辑针的弱点是不能隐藏针眼,不宜于完成大面积纹样,常常作为辅助针法使用。④圆金绣:也称“包金线”、“钉金”,用极薄的金箔裁成宽一至二分的窄条,缠绕在丝线上,形成圆柱形的综线。圈金法只限于圈画纹样的轮廓,内部针法随意,常见的有圈金打籽绣、平针绣、纳纱绣、摘绫绣。如果用圈金的方法铺陈块面,就叫平金绣或盘金绣,盘金绣是平金绣的简化。⑤包花绣:也称堆花、贴花、纹样高凸叠摞,浮雕感极强,做法是用各种颜色的缎、绢、绫等织物剪裁成型,包衬棉花、缝缀在布料上,边沿做钉线或盘金处理,多用于服饰和佩饰小品;福州南宋黄升墓中已见贴花绣,块面鲜明,质地厚重,金碧辉煌,日常用品大多用于装饰、戏服、堂彩等,以挂于庙宇、祠堂、民居大厅前的装饰彩挂“彩眉”为传统代表产品。
    闽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悠久的历史和多元化的融合,使闽南传统服饰刺绣艺术发展成具有显着地域特色的刺绣体系,并成为中国南方刺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左传》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服饰刺绣,堪称最具有华夏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之一。闽南刺绣虽没有苏绣图案秀丽,色彩淡雅、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严谨的风格,却有自身具有的爽朗明快、质朴大方风格;虽没有粤绣自然工整、构图饱满、色彩华丽、对比强烈的绣面风格,却有构图疏朗有序、色彩调和、质丽纹华的山海地域性特点。民间刺绣工艺蕴涵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
    继承发展刺绣艺术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闽南刺绣艺术面临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从业队伍人才匮乏,素质偏低,行业政策不力,技艺传承困难。这就需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实行与相关产业的合理配套及给予其发展的优惠政策,规划适合闽南刺绣艺术发展的整体框架。因为,保护与发展闽南服饰刺绣艺术,对于充分体现单击文化主体意识与多样化,提升闽南文化实力,以及增加闽南文化的区域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