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黄龙溪古镇刺绣之美


  作者:陈 静   发布时间:2014-08-04   浏览次数:656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4)
    [摘 要]中国的刺绣主要由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工艺流派组成,其中技艺精湛风格独特的蜀绣,被史书《华阳国志》称为“蜀中瑰宝”。蜀绣是以成都为中心,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技艺。黄龙溪古镇地属成都市双流区,因此,其刺绣也就是蜀绣的一部分。然而,他较之于蜀绣来说,又存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那就是民间一般平民的闺阁之绣。故本文将从官方刺绣和民间刺绣这两个方面探讨黄龙溪古镇刺绣所具有的美。
   [关键词]黄龙溪古镇;绣;美
    一、引言
    黄龙溪古镇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川西古镇,是四川省政府重点打造和支持建设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至今还保持着深厚淳朴的川西民俗文化特色。在众多的文化特色中,还有一种文化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那就是传承了数千年的蜀绣文化。据古镇原居民所说,黄龙溪刺绣的发展同蜀绣相差无几。因此,这里我们便可按照蜀绣的发展轨迹来探讨黄龙溪刺绣的历史渊源。蜀,“蠋”也。“蠋”是种野蚕,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蜀”是“葵中蚕”。可见“蜀”就是“蚕”。古代的川西平原,种桑养蚕的产业相当发达,因此,被称为“蜀国”。春秋初期,蜀国人用麻线织造成蜀布,用蚕丝制造成帛,开始有了蚕丝织品,继之出现了民间刺绣。最早记载蜀绣的文字出于西汉文学家杨雄《补绣》一诗,发展至西汉,蜀绣便有了“女工之业,覆衣天下”之美名。至今,蜀绣已经成为四川特色文化的代表,当然也是黄龙溪古镇文化的代表。而黄龙溪古镇还存在着民间刺绣,这里的民间刺绣指的就是平民女子(这里大多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女子)闲时所做的绣品,他们相较于官方刺绣而言,显得更加清新,更加贴近生活。
    二、黄龙溪古镇官方刺绣的美
    黄龙溪古镇的官方刺绣,也就是古时官用的蜀绣 ,大多是以店铺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里的刺绣多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用晕针、切针、拉针、沙针、汕针等100多种针法,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形成了浓厚的地方风格,如双面绣、双面异色形异针法的三异绣。刺绣题材多为花鸟、走兽、山水、虫鱼、人物、品种多是纯欣赏品——绣屏。这里的刺绣虽深受广大民众喜爱,但其价格确实不菲。
    首先,绣中有画。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也恰恰应了黄龙溪古镇的官方刺绣之美。通过对古镇官方刺绣的观察,我发现这里的刺绣技艺十分的精湛。这里的绣品大都具有“齐平明亮、针脚齐整、紧密柔和”的基本特点。不管是单面绣还是双面绣,都是以净色的轻缎或尼龙纱作底,配以红蓝绿等各色细线。通过特殊的工艺,“绘制”出一幅幅精妙绝伦的绣品,精微细致,形神合一,使人完全是身在画中一般。
其次,技艺之美——针法。一副刺绣美与不美,其关键在于针法妙与不妙,据了解,“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一般绣制单面绣时多采用丝毛针,盖运针等十几种针法,而绣制双面绣时除运针外,还要采用难度更大的滚针、截针等,针法细分有三十多种。“过去蜀绣技艺特讲究针法的规范,刺绣什么产品用什么针法是确定的,一成不变的。然而,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针法也要随之改变。因此,黄龙溪古镇官方刺绣的针法也吸取了整个四川刺绣的经验,在继承“齐平明亮、针脚齐整”的传统之下,一是将细致的针法改为粗细结合。这种针法适用于初学刺绣的艺人,粗针法可以让艺人快速掌握,而细致的针法却能提高艺人的技艺,绣出的作品是粗细结合,相得益彰;二是将传统平针针法与乱针针法结合。在刺绣中国画题材绣品时,采用传统针法即平针的针法,而在刺绣西画的时候则采用乱针绣的针法。这种针法将中西文化紧密的结合,也使得蜀绣之名扬于国外。
    第三,色彩美。黄龙溪官方刺绣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以“芙蓉鲤鱼绣”为例,这副作品在配色上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色彩基础。首先艺人在选料构思上都是独具匠心,半透明的白色缎底称托了芙蓉鲤鱼,虽然没有绣一丝水纹,却使人感到画面微波荡漾,清澈如镜。鲤鱼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游在水中央一般。盛开的芙蓉,有白色、有浅红、鲜艳美丽,惹人爱怜。整幅刺绣看上去十分协调,彰显出一种富贵堂皇的华丽之美。黄龙溪古镇的官方刺绣,色彩多样,每幅作品的用色都能相得益彰,恰到好处。正因此,几乎每位游客都会为之驻足,进店铺观赏一番。
    三、黄龙溪古镇民间刺绣的美
    四川成都黄龙溪古镇,地处双流区,参天的榕树、瓦顶的屋舍、汩汩的河水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面。随着旅游的发展,古镇修建得越来越美,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现在古镇上的居民都已经从事着和旅游相关的产业,因此,像早年“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这样的场面已经不能见到了。所幸的是,古镇原居民还有很多老者在闲暇时仍爱刺绣(多是刺鞋垫),并且还保留着其年轻时期的作品,下面就浅谈一下古镇早年民间刺绣的美。
首先,生活之美。千百年前古镇还不似现在繁荣的时候,那里的小女孩从小就要学刺绣,这是一种闺阁之秀,相当于我们现在女孩的学习一样重要。女孩们多从五、六岁就开始拿针,七、八岁时学习简单绣法,十三四岁就能绣出简单花样,十六七岁便能绣出非常美丽的嫁妆。女孩们刺绣的作品中,那些精心绣制的手帕、荷包、枕套、鞋垫、袜底、帐帘等等,寄予了她们的真挚情感,并且姑娘们之间也会争相展示自己的得意之作。这一切都与她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刺绣将她们的幸福与快乐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同时也让人们对这种美好的生活心生向往。由此可见刺绣对于黄龙溪女性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品类多样,美不胜收。黄龙溪民间刺绣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多姿,有门帘、帐帘、枕套、枕巾、枕顶、围腰、袖套、童鞋、鞋垫、鞋面、被面等生活用品。同时刺绣上的题材也很丰富,大都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主,如山水、动物、花卉等,经过姑娘的针线加工,就形成了漂亮的饰品。古镇早年,年轻女子如果中意某个男子,便会刺一双鸳鸯鞋垫送给他,以示她对他的情意。民间刺绣的装饰纹样是千变万化的,色彩对比强烈,以红与黑、红与白、粉红和嫩绿等为主色,再用其他颜色来补充,便产生了既绚丽又朴实的对比效果,使人流连忘返。她们的刺绣中孕育着真切、淳朴、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清新优美又富有生命力。
    总之,黄龙溪古镇的刺绣,无论是官方刺绣还是民间刺绣,都是蜀绣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都能展示四川的地域、风俗文化,并且从艺术角度来说,他们都是非常美的艺术作品。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已经很少有人还能静下心来从事刺绣行业,因此,现在的刺绣艺人越来越少,刺绣的针法也逐渐失传。特别是民间刺绣,大多已经被近年很流行的针法单一的“十字绣”所取代,再也没有女子的嫁妆是自己亲手所绣了,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憾事。
 
 
 
 
[参考文献]
[1]朱华 蜀绣文化讨论[J] 四川丝绸,2008(4)
[2]宗白华 美学散步[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2页
[3]张琰,甘森 蜀绣;活色生香可夺真[J] 西部广播电视,2009(4)
[4]孟德芝 蜀绣的创新与发展[J] 上海工艺美术,2004(4)
[5]郑蓉 瑰丽精美话蜀绣[J] 文史杂志;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