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民族传统 开辟创新刺绣


  作者:张容舟   发布时间:2014-08-06   浏览次数:1330

     摘要:通过刺绣教学,让非美术专业师范生学会以民间美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基本方法,解决了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开创了非美术专业师范生参与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继承 民间美术 创新 刺绣教学 非美术专业 师范生    
  我国农村小学美术师资少、素质低,是造成农村美术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培养农村小学美术师资的摇篮,通过对民间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为湖南省农村小学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美术教师,形成了继承与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的教学特色。下面就以刺绣为例,介绍我院美术教师是如何针对非美术专业师范生进行教学,继承民族传统,开辟创新刺绣的特色教学,借以抛砖引玉。    
  一、以继承民族传统为起点,学会收集民间美术题材的资料    
  要让学生学习民间刺绣传统,教师需先充分做好资料收集的工作。我院部分美术教师先后到湘西、贵州等地搜集了第一手民间刺绣原作和照片,结合民间美术文献资料,将它制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民间刺绣的图文知识,引导学生参与民间美术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刺绣是我国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之一,俗称“绣花”,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刺绣的代表是苏绣、粤绣、湘绣、蜀绣,号称“四大名绣”。刺绣的针法丰富多彩,老师通过分析刺绣原作,介绍了平绣、套绣、珠绣、堆绣、绒绣等各种绣法,让学生对绣法产生感性认识。通过引导学生看刺绣原作和图片,学生渐渐对民间刺绣的造型、色彩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布置刺绣作业,在刺绣前先绘制与刺绣相同大小的四开刺绣色彩创作稿,每幅刺绣都由2-4人合作完成。合作学习有利于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有利于解决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刺绣针法,老师充分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组织他们到湖南省湘绣研究所欣赏美妙绝伦的湘绣作品。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以民间美术为题材的资料,为创作刺绣稿做准备。    
  二、以画刺绣稿为着手点,学会利用组合方法进行创新    
  刺绣稿是进行刺绣的基础,这是以民间美术为题材进行创作而迈出的重要一步。一般来说,艺术家进行创作首先来源于速写稿或摄影图片。但非美术专业学生几乎不能进行速写训练,也由于经济原因买不起照相机,如何创作刺绣稿成了摆在老师和学生前面的难题。着名美术教育家尹少淳先生认为, 
  “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任何富有创新的思维要加以深化、发展,必定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才能得以提高。”利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创作是针对非美术专业学生进行创作的最佳途径。用某张图的主要造型做主体物,另一张图做背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刺绣线稿进行重新构图与配色,或用相同的色彩来表现不同的画面,是对民间美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下图就是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创作的典型例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画的刺绣稿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毛病,如人物比例不太准确、主体物不突出、背景太空泛。用色太多缺少呼应和对比,主体与背景缺乏主次关系等,学生要数易其稿才能通过老师设置的“刺绣稿创作关卡”。刺绣稿辅导过程对老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学生刺绣的成品效果与老师的辅导水平直接相关,如果在这个环节敷衍了事,刺绣整体水平将大打折扣。学生在缺乏第一手资料和创作经验的情况下,老师不仅要向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还要帮学生改画,互相交流辅导经验,保证了刺绣稿较高的整体水平。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终于找到了继承民间美术传统、用组合的方法进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以选择材料为亮点,学会购买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学生要设计制作的刺绣作品分为用毛线刺绣和用细线刺绣两大类,也可以两者相结合。老师在课前先到各大市场去进行市场调研,基本确定不同的工具材料在不同的地方购买,以下是经过调研后,专为学生提供的刺绣基本工具材料: 
  在这个阶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的购买事宜都由学生自己完成,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的学生直接购买已经做好的油画框。开始绣时才发现针很难穿过刷了立德粉和乳白胶的油画框,给刺绣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没绣几针就会手痛;有细心的学生带着针去买布,针往布上一插,如果留下很大的洞,这布就不适合刺绣,直到选择到合适的布为止;但也有同学没有细心选布,布上留的洞太大,不适合太多针脚,破坏了画面效果;有的学生还根据画面需要购买亮片、珠子、纽扣等辅助材料,材料选择得好,给刺绣增色不少,刺绣中出现的亮点大多是选择合适材料的结果。总之,不管材料买得好与不好,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没买好的吸取经验教训,买得好的做经验推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买好合适材料后,将布在木框上绷紧,用图钉固定好,将刺绣稿复写上布,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四、以运用针法为难点,学会互相切磋刺绣技艺    
  运用不同针法进行刺绣,是进行刺绣创作的关键步骤,是最难、最需要花费时间的过程,也是磨练学生意志的过程,还是促进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过程。学生在绣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难题,学会了互相切磋刺绣技艺,学会了在实践中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发展了刺绣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如何运用不同的针法,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不同的效果,如怎样才能绣出自然的渐变的效果、怎样才能将大块面绣得平整、怎样才能使过渡不明显等等,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逐一解决了这些难题。很多同学还根据画面需要,创造性地运用自己设计的绣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红盖头》综合运用了毛线和细线的绣法,《民族人物地毯》运用了很多漂亮的纽扣、珠子作为装饰,《芭蕉叶下的苗家少女》头部突出的银饰,是学生在布上垫填充物后再进行中心交叉绣的方法创作出来的新的绣法,这些新颖的表现手法给了作品增添了更多的美感和质感。    
  五、以收获创新为终点,学会以民间美术为题材进行创作    
  非美术专业学生创作的刺绣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刺绣,不仅继承了民间传统刺绣的精髓,而且开辟了一条创新刺绣的道路。他们以继承民族传统为起点,学会寻找民间美术题材;以画刺绣稿为着手点,学会在美术造型上有所创新;以选择材料为亮点,学会购买合适的工具和材料;以运用针法为难点,学会互相切磋刺绣技艺;以收获创新为目标,学会以民间美术为题材进行创作。通过刺绣,让学生真正体会了以民间美术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全过程,很好地解决了继承传统与创新的矛盾,开创了非美术专业师范生参与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对民间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