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刺绣,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中外文化交流价值,亦是亟待抢救的民间艺术。
台州刺绣,它不同于我国传统的苏绣、湘绣 、粤绣、蜀绣四大名绣,是具有台州特色、自成一体的地方传统工艺文化。民间往往把台州刺绣又说成台州绣衣,早期又称“台州雕绣”,其针法含雕、包、绕、抽、镶嵌等100多种,台州因此成为我国四大抽纱产区之一。
台州刺绣曾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在百年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工艺人才,最有代表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及其徒弟林霞,由他们师徒设计创作的“全雕绣花叠袖旗袍”、“全雕绣绣衣”、“彩花绣全雕绣衣”、“全雕绣时装绣衣”、“全抽珠绣绣衣”等5件作品,自1986年至1992年,分别在全国和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由陈克设计的“大富贵”真丝全雕绣花叠袖旗袍,1985年在保加利亚第三届普罗迪夫国际春季博览会上获得金牌。
台州刺绣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绣花在海门天主教堂内作为发展教徒和维持教堂生计的手段而兴起,当时仅限于教徒在教堂内生产,称为“天主堂花”,其产品主要有坐垫、椅被等,仅供教堂中用,纯粹是艺术欣赏和礼品。1916年,宁波商人素成法派人向海门一批会做鞋花的妇女传授雕绣技艺,绣花逐步从教堂内发展到社会上。1923年,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上海私商许泽氏在海门开设“许永和花厂”并派两名妇女到上海深造,使绣花技艺进一步发展。到1935年,许永和花厂绣花量达到16万件。绣衣引进不仅是海门工业发展最早的一个行业,也是对外贸易最早的一个行业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几家私人描花工场合资办起一个绣衣供销经理部,即以后拥有700多名职工的“台州绣衣厂”的前身。此后,台州的绣衣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台州绣衣厂”,早在1953年绣衣产量就达到18.5万件,产值55.1万元,曾经是当地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全省丝绸服装行业的老大。到1987年建厂35周年之时,企业达到鼎盛,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职工1500多人,还在厂外设有11个辅导站,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时全国同行中的前三甲。台州绣衣的多项作品,不仅获得了国内国际的最高奖,而且成为馈赠外国元首的外交礼品。台州绣衣因此名声远播,成为“国际品牌”。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达到鼎盛时期,台州9个县(市、区)(当时叫做台州7县),每个县都办花边厂,每个乡镇(当时叫区、公社)都有花边社,遍及农村的绣花女工达到5万余人。其绣衣规模为当时全国之最,绣花女工多次去国外现场表演刺绣技艺,台州刺绣,名扬全球。
台州绣花这朵百年奇葩之所以在台州一带绚丽开放,与当地传统的生活、习俗有关。台州农村妇女家家户户都会刺绣,山区的女孩从小就在绣花鞋、绣花帽、绣花肚兜上学刺绣,海边渔区的女孩从小就要学织网和绣花围裙等。因此刺绣“大而施之庙堂,小而饰之磐(束衣带)、悦(佩巾),莫大瞻黼黻(刺绣)之光”。绣衣、枕套、床单、花篮等日用工艺品,都是自己制作,自己享用。能描善绣的妇女,受到人们的尊敬,年轻的姑娘因此受到青年男子的爱慕。长此以往,台州的女性从七、八岁开始练习针黻,到了成年,就都成了一个个熟练的绣花女了。
由于刺绣与当地社会生活有如此深厚的渊源,因此,台州刺绣在台州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998年台州绣衣厂解体,台州绣衣“大本营”销声匿迹已经多年,但是,绣衣行业并没有因此退出历史舞台。绣衣行业的能工巧匠纷纷重起炉灶,以各种方式继续在灵江两岸继续从事绣衣行业,使台州绣衣不仅没有失传,而且在不同的侧面上得到了创新和发展。绣衣行业是台州迄今为止具有生命力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据2007年统计,其中椒江列入考核的规模以上绣衣企业共有6家,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从业人员1000多人。
台州刺绣具有百年历史,虽然其技艺经历百年的实践,日益成熟,但有许多传统的工艺已显得不适时宜。要使它与现代时尚完美结合,必须对其注入新的元素,赋予其新的生命。目前大量应用在台州绣衣的雕绣产品,就是先把花样中的部分经纬线抽去,然后在原部位点缀上几何图形,形成花草或留出布面净地,装饰成生动活泼的图案。这种办法既继承了我国传统图案上“开光”的构图方法和“织锦”图案风格的特点,又表现了现代构图的时尚手法,形成了具有独特的刺绣工艺特色,具有千丝描、万点绣、抽经纬、剪布底、一色线、变幻彩、二面光、经得洗、葡萄亮、丝质光的十大特点。
台州刺绣已具备“国际品牌”的基础,只要培植适宜其成长的土壤和辅以先进的培育手段,台州刺绣一定能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