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杭州刺绣,又名杭绣,南宋时极为兴盛,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前者专为皇室内苑绣各种服饰,后者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直至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而不衰,近年来人才培养的缺失使杭绣的传承发展面临严峻考验,正确认识杭绣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注重对艺术特色及创作者的扶持和保护,是促进杭绣可持续发展需要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杭州刺绣 发展 传承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应运而生出众多先进而便捷的生产技术,大机器时代的到来冲击着古老手工技艺,作为先进文化的民族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手工艺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面临失传的危机。
刺绣是中国工艺美术种类中独树一帜的工艺,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它分为实用刺绣和欣赏品刺绣两厌烦,欣赏品刺绣属于特种工艺美术范畴,它具有浓厚的装饰效果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为丝绸的发源地,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刺绣的萌芽,据《尚书》载,远在四千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有“衣画而裳绣”规定,至周代,有“绣给共职”的记载,战国时期的刺绣工艺有了较高的水平,当时的刺绣多用于被面、衣服等实用品上。
经过汉唐的发展,宋以后的刺绣技艺有了飞速发展,特别是江南一带,画院人文荟萃,刺绣在日用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结合绘画艺术,形成了以欣赏为主的刺绣风格,欣赏品刺绣多以名人名画为内容,它能够真实的表现出中国画的情韵,加上丝线本身所特有的质感,更加增添了一层夺目的光彩。
到了清朝,刺绣发展到一个顶峰时期,宫廷绣工规模宏大,各种门派技法,优秀作品辈出。双面刺绣已经成为清代欣赏品刺绣技艺娴熟的一大标志,并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杭州刺绣在历史上曾经历经许多辉煌时期,最早的盛景就出现在南宋时期。当时进行特别设立了专管皇宫内苑用品的少府监,少府监所属五大院,其中文绣院专掌摹绣,官府从各地征集技艺出众的绣工画师,专事刺绣皇家服饰和祭祀用品,杭州刺绣达到鼎盛时期。平绣、纳纱、戳纱、圈金、平金、扣绣、打籽绣等各种刺绣技法都是当时创造的,《武林旧事》曾有记载,宋代后妃们散给亲眷的物件中就有刺绣。《老学庵笔记》也记载了宋人爱在服饰上刺绣“白地白绣,鹅黄地鹅黄绣,裹肚则紫地皂绣”。《中国刺绣技法研究》记载宋高宗刘安妃,杭州人,工书画,绣有东方朔像,此发绣人像现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清秘藏》中记载: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止一二丝,用针如发,设色精妙,光彩夺目。这说明在南宋时期杭州刺绣已有很高的水准了。当时的刺绣分宫廷绣和民间绣,宫廷绣是专为皇宫内苑绣各种服饰,而民间刺绣则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属闺阁绣一类。至清末明初,杭绣仍盛而不衰,在清河坊后市街、弼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工坊近20处,擅长刺绣的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州是宗教胜地,有关宗教色彩的刺绣也非常普及、信女李德廉姚德贞在公元1361年绣制《妙法莲华经》,绣艺精妙娴熟,是元代保存下来的一件比较完整的刺绣作品。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这种繁荣一直延续到民国,1936年全市有后市街的史泉源、史源兴、三元坊的宏泰等七家刺绣作坊,这种作坊与官府织造不同、与妇女在家自绣自不同是纯粹的商业化行为,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发展都比较全面。
解放初期,党和国家对传统工艺美术高度重视,政府把那些分散的刺绣作坊集中起来,成立了杭州刺绣厂(喜剧服装厂),由老艺人王长法任厂长,他是建国以来杭州刺绣行业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当时的刺绣艺人王长法、楼宝土、张金法等都是这时期的代表。王长法擅长金线盘龙,有不断一线到底之功,在1962年参加全国手工业代表大会时还受到了刘少奇和周恩来的接见。张金法技术全面,盘金和线绣无不精通,雅号“刺绣阿毛”,1961年,杭州、宁波、嘉兴等50个城市戏剧服装评比中,杭州获得第一。
1960年,政府又创办了杭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和杭州工艺美术学校,研究所下设刺绣研究室,专门研究整理发展和创新杭州的传统刺绣技法。1962年,老艺人赵云英绣制的徐辈鸿的国画《四骏马》挂屏为当时的代表作。1978年,当时的青年艺人陈水琴制了一幅双面绣《仙人球》,绣技成熟精湛,该作品参加当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被选为国家礼品。杭州工艺美术学校设有刺绣班,学校的创办改变了长期以来的师傅带徒的传授方式,开始了规范化的教学方案和理论体系的实施,在前辈艺人的精心指导下,杭绣得到了很好的继承,首届刺绣班毕业生:陈水琴、鲁艺、赵亦军、钱介宁等成为了杭绣的主力军。在接上来几年中,学校又为杭州刺绣培养了两届新人,她们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
2000年,单位改制,70年代以前的骨干都退休,90年代的年轻艺人分别调离和改行、人才的缺失使杭州刺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而杭州工艺美术学校又被杭州师范学院合并,学校也不再开设刺绣专业。在此期间,剩下的几位刺绣技艺人员在中国工艺美术大量同陈水琴的带领下成立了专业的刺绣工作室,但没有固定的工作场地,使得一些想来学习刺绣的爱好者倍感遗憾。
近几年来,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受世人关注,政府还专门开设了重点传统工艺美术专项保护资金。2006年政府又在河坊街开辟了杭州工艺美术特色园地:杭州工艺美术大师楼,免费为大师提供创作基地,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在市经委的创意下,和媒体联合在报上刊登大师招徒的意向,前来报名的人非常踊跃,而刺绣专业的报名人数最多。通过这几年的经历,我总结了前辈们的经验,谈一点自己的感触:
一、杭州刺绣拥有浓厚的文化积淀,可考评的可以推到吴越时期,少说有上千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后,以陈水琴为代表的刺绣艺人把杭州刺绣带出国门,在国外引起轰动,欧洲媒体称:“杭州刺绣女,绝技播欧洲”。
杭州刺绣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生活实用价值。刺绣本身无论在公共或私人场合的艺术装饰,还是在服装,挂件等“人体包装”上的运用,都有用武之地。在现时环境中看杭州刺绣,会发现杭州刺绣的局限性,忽略了“普及化”、“普遍化”,只停留在高雅场地,一味的追求高精尖,这样一来市场只会越来越窄、生存空间越来越局促,发展之路越来越虚无。所以,我认为要多去学校和社会上做些宣传工作,在创作精品的同时要和市场经济挂钩,开发一些有经济效益的产品面向市场。掌握适当的妙作,扩大知名度,毕竟搞创作是比较单纯的,而做产业是个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索,去实践。
二、同时,我们要正确认识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性和艺术价值,在抓效益利润的同时,应注意对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及创造者的扶持和保护。
艺术法则的根本在教育,每一个工艺美术工作者在具备高超技艺之外,还需要坚固的专业思想和正确的职业道德,以及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时代在不断进步,所以对我们的要求不仅仅是会绣会雕,还要能写善给,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整的新一代工艺美术工作者。
作为一位传统手艺者,我也有了十多年的刺绣工作经历,由当初对刺绣的懵懵懂懂,渐渐地对刺绣产生强烈的热爱,由最初的一针一线的模仿,到后来自己的独立创作,而刺绣这门艺术的特殊性,其创作过程是很艰苦的,它靠的是一针一线的积累,需要几个月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来面对同一幅作品,同时还要保持着同样的创作热情,每一幅作品的完成,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和智慧。生活在这样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先进的社会中,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新思想,新创意,而且还要把它积极的表现出来。
虽然刚开始会有缺陷和不完满,但只要不断改进,不断学习用已掌握的知识,结合老一辈们的经验和智慧,来赋予刺绣更多的灵感和新意,创造出各种形式各种风格的刺绣精品,杭州刺绣应该有锦绣前程。